7月27日,國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國能源形勢發布會結束后,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興坤及相關專家就上半年全國能源形勢答記者問
1、記者:上半年我國大氣污染狀況有較明顯改善,請問其中有能源生產消費方面的原因嗎?上半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和總量方面有怎樣積極的變化?
劉琦: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同比呈明顯下降態勢,大氣污染狀況有明顯改善。能源消費是大氣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上半年全國能源生產和消費減速,能源結構優化趨勢進一步顯現,煤炭減量消費取得積極進展,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加快推進,這些因素都對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發揮了積極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一是能源消費增長減速。上半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0.7%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火力發電量同比下降3.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8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和燃煤發電增速放緩,有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清潔能源比重進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國水電、核電和風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累計約占全國發電量的22.9%,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加,相應減少了燃煤發電,對大氣污染狀況的改善起到推動作用。
三是重點地區加大煤炭總量控制力度。去年京津冀地區民用潔凈煤替代高硫高灰煤近200萬噸。今年上半年,京津冀煤炭減量工作深入推進,其中,北京年內將實現核心城區無煤化。此外,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也分別制定了煤炭減量目標。
四是各地積極響應煤電節能改造升級行動計劃。去年發改委、環保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各地積極響應和落實任務目標,全年共完成節能改造容量約1.1億千瓦,可節約原煤約1000萬噸,減排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1.1萬、5.7萬、3.3萬噸。今年國家能源局已下達節能改造任務目標1.8億千瓦,力度比去年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