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總是一件事情,東想西想,左想右想,想了又想,結果最后還是停留在“想”這個層面。
所幸,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嘗試改變,不再等待一件事情開始的萬全之時,這么多年事實證明根本沒有,等到最后,要么倉促完成這件事,要么干脆就放棄它了。并且,我還發現,反而是在做的過程中,思路逐步打開,不期而遇更好的想法。
這次開公眾號,組建虎群,就是最好的實證。我不知道公眾號定位是什么,要寫什么,怎么編輯,怎么排版,更不曾想一個月后我會建一個虎群,聚集50來個想要共同成長的虎友。
但是這一次,我也說干就干。在干的過程中,想法越來越多,雖然定位改了幾次,排版改了幾次,但一切都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遇到了很多善良的讀者,有鼓勵我的,有給我提建議的,有咨詢我問題的,我都盡量去回復這些善意。當然也遇到了不甚友好的極少人,但是我也不在意,只當作一種經歷。
其實這些,都是不曾預想也無法預想的,只能邊做邊學,面臨新的狀況,解決新的困難,逐步去改進完善。前兩日,突然收到系統消息,說拿到原創標了,我還是很欣喜的。看來,只要做了,成長是件必然的事。
第二:改變的潛力,在于持續的努力。
一天雄心,三天激情,是我們很多人都有的毛病。基督教中說人工作是在贖自己的原罪,人都是有好逸惡勞的本性的。所以,其實只要你不“惡勞”,堅持去做,一直努力,你是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成之事的。
稻盛和夫80歲高齡時,還在為日航不眠不休地工作,他體悟出來的人生座右銘是“要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當你竭盡全力之時,神明都會現身。在日航瀕臨破產的邊緣,稻盛和夫臨危受命,帶領日航奇跡般地起死回生。
佛學中講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其中的“精進”,其實與這句“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稻盛和夫常常拿掃地來舉例。很多人覺得掃地就是一份無關緊要的工作,所以整日懶散,甚至帶著怨氣。而有這樣一個人,每天都認真掃地,兢兢業業,全力以赴,不只掃地,還用拖把拖地,想方設法把地擦干凈,讓公司買了吸塵器,還研究怎么可以改進吸塵器,后來承包了整座大樓的清潔工作,最后甚至開了一家專門的清潔公司。
這就是精進,這就是持續努力的力量。
第三:改變的潛力,在于高目標。
有一天,虎群里有兩位虎友都說想辭職,說公司制度公司文化公司的地理位置都不是自己喜歡的。于是,有一位虎友呼喚大家應該有精英意識。爾后,有虎友說被嚇到了,說這是一頂大帽子。
我后來看到聊天記錄,特別欣賞這位虎友的精英意識。其實虎群目前有三個我的朋友,這位就是其中之一。她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她自己就這樣做到了。她在進入一家小公司后,影響公司,改變公司,把公司從小做大,現在已經籌備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