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橫在風電運營商面前的一個高門檻。然而,隨著機電成本的下降,和并網問題逐步獲得進展,使得風電運營商的經營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年報顯示,風電開發領域的龍頭企業龍源電力和大唐新能源2010年凈利潤增長均超過80%,表明風電運營商終于迎來盈利拐點,這對整個風電行業來說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看好風電市場前景,國家隊加快風電布局。日前,華能新能源重啟去年12月擱置的香港IPO,將于6月9日在香港掛牌上市,計劃籌資10億美元,全力推動風力發電。不過,不少專家在采訪中向本報記者表示,并網難依然是風電業最大的難題,短期內難以破局。
加碼擴張華能新能源重啟上市
2010年中國風電(0.79,0.00,0.00%,實時行情)勢頭強勁,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8928兆瓦、超過美國躍升成為世界第一大風電市場,也帶動了國內風電運營商的快速成長。風電開發領域的龍頭企業龍源電力和大唐新能源2010年凈利潤增長均超過80%,盈利情況回暖。
在此背景下,華能新能源計劃重啟IPO,將在本月底開始正式路演,6月份正式再次赴香港IPO,但是定價區間較去年12月時有較大幅度下調。據透露,華能新能源此次IPO每股定價為2.32港元-3.09港元,PE比率約為15倍,保薦人包括摩根士丹利、麥格里等。
去年12月,華能新能源曾赴香港IPO,當時計劃發行約24.86億股,每股定價為2.98港元-3.98港元,籌資約82億港元。不過由于市場認購不足,華能新能源終止了上市行動。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專欄)曾公開表示,之所以放棄上市主要是估值被嚴重低估。由于投資者看淡風電業,去年12月與華能新能源同期啟動IPO的大唐新能源盡管完成了IPO,但只融資6.42億美元,處于定價區間的底端。
但日本核泄漏事件導致全球核電放緩,中國核電暫停審批,風電業迎來新的機會,今年一季度,我國并網發電的風電機組又新增500多萬千瓦,風力發電量達188億度,同比增長60.4%。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投資者對風電產業的態度。
華能新能源此次下調IPO定價,顯然意在確保上市成功,風電運營需要大筆資金,這也是華能新能源急于上市的原因所在。據國際權威組織BTM統計結果,華能新能源近三年的控股裝機容量和電力銷售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246.3%和204.1%,均居2009年全球前15大風力發電公司之首。華能新能源在建、擬建以及大量前期項目分布在全國17個省區,初步形成東北、華東、內蒙古西部、華北、新疆及南方六大風電基地,已成為國內風電產業建設的主力軍。這對華能新能源提出了很高的資金需求。
風電業攔路虎:并網難和技術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