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出第一臺風機一年多后,金風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羅森維格(Tim Rosenzweig)接到了第二個訂單,2010年12月中標伊利諾伊州Commonwealth Edison Company電力公司(下稱ComED電力)的長期電價購買項目,將在該州投資建設106.5兆瓦的風電場,這一次1.5兆瓦的風機數增加至71臺。
“我們在近期可能還將有新的成功項目將要宣布。”羅森維格說。
金風科技并非惟一在美國打開市場的中國風電設備制造商。美國新興能源研究公司(Emerging Energy Research)副主管卡普蘭(Matthew Kaplan)向本刊記者透露,中國另一家大型風電企業也已于去年向馬薩諸塞州售出一臺風電機,預計今年將會安裝運行。
中國風電市場在政策刺激下跨越式發展,已有不到80家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令人欣喜的同時正面對產能過剩的擔憂。美國地方和聯邦政府的政策利好,吸引了多家中國風電機制造企業奔赴美國建立分支機構或尋找合作伙伴,謀求爭食這個正在興起的風電市場。
最近上市的華銳風電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將積極開拓以美洲、歐洲為重點的國際市場,以應對產能過剩風險。金風科技也表示,鑒于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政策以及公眾支持,這些市場潛力巨大,其上市募集資金的24.1%將用于以上述國家為主的國際市場。
風能政策利市
在伊利諾伊和明尼蘇達,金風科技的進入確有當地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背景。根據該州《公用事業法案》,從2008年開始,產自可再生能源的電能需在州內公用事業提供電能總量中占比不斷提高,2012年時需占比7%,2015年時10%,2025年時至少25%,在上述可再生能源中風能的占比需達到75%。
伊利諾伊風能協會執行主任波格亞(Kevin Borgia)稱,正是這一規定使金風科技以及其他新能源企業在該州的發展成為可能。
明尼蘇達州也有類似規定,目標是2012年時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能占比12%,2020年為20%,2025年25%。
包括上述兩州在內,目前美國有29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已制定《可再生能源標準》(Renewable Eergy Standard),規定至特定年份前的電能中來自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4%至30%不等。這些硬性規定使得各州將可再生能源采購納入能源采購計劃,成為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政策支柱。
“RES就像一把傘,它代表政府對這一產業做出的長期承諾。”美國可再生能源協會主席埃克哈特(Michael Eckhart)向本刊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