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長順 5 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工程順利投產,5月19日,永前線線路全部架設完成,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蘆家村 2 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工程具備送電條件,5月23日,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大六號 5 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工程啟動送電……隨著工程現場頻傳捷報,標志著烏蘭察布供電公司圓滿完成年內12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工程重任,為地區新能源電力輸送網絡再添重要一環,也為地區分散式風電開發消納提供了新思路。
攻堅克難 高原上的“綠色通道”

時間回到2024年12月20日上午7時45分,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長順 5 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工程封網跨越集通鐵路的施工現場,凌冽的寒風與工地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隨著一聲令下,8名電力鐵軍攀上40米高空,無人機懸停定位、承力索精準展放,僅用30分鐘完成鐵路跨越,較計劃提前20分鐘搶出“黃金窗口”。“涉鐵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有限的鐵路管制天窗期施工非常不易。”烏蘭察布供電公司工程建設部項目負責人于波介紹。
據了解,三項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工程累計跨越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等20余次,為了盡早并網,公司精準設計方案,積極與鐵路部門溝通,合理安排工期,確保封網跨越工作的順利推進。每次跨越任務執行前,工程項目部都嚴把安全質量關卡,各級人員落實“到崗到位”安全監督職責,在現場召開站班會,針對跨越工作的具體內容、注意事項以及風險點對作業人員進行交底,做到分工明確,協調全面,確保施工過程中萬無一失。
除此之外,自2月初開復工以來,工程建設還克服地形地勢復雜,晝夜溫差大、凍土消融期短等重重困難。公司創新采用“分段突擊、多線并行”施工模式,在丘陵地帶架設架空線路時,利用重型機械與人工協同突破巖石地質障礙;針對凍土期電纜敷設,采用低溫抗裂材料確保極端氣候下的設備穩定性,為風電并網按下“加速鍵”。
綠涌北疆 電亮“雙碳”新圖景
走進烏蘭察布察右后旗110千伏永浩喬家溝分散式風電場,巍然聳立的巨型風機在夏日驕陽中徐徐轉動,清潔綠電通過銀線鐵塔奔涌輸送,“風電之都”再添一抹新綠。與以往的風電場不同的是,分散式風電系統采用就近原則,順利并網有效減少傳輸損耗,對于優化利用地區分散風能資源、因地制宜提高風能利用效率、推動風電與其他分布式能源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烏蘭察布市重點新能源項目,全速推進、盡早并網一直是公司工程建設勠力同心奮斗的目標。自項目落地以來,公司主動對接政府部門,多專業協同聯動,提前做好合理研判規劃。充分發揮EPC聯合體模式優勢,設備、材料、廠家、設計院等聯合體成員及牽頭單位全面履行職能,緊盯項目物資到場情況,工程前期周期壓縮40天,為后續建設搶出時間。施工過程中,公司與參建單位執行“日跟進、周調度”機制,及時溝通解決工程難點堵點,多管齊下推動綠電順利并網。
此次分散式風電項目接網任務的順利完成,為地區新能源“就地發電、就近消納”模式增添新動能。同時,每年將提供約3.8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減排二氧化碳約34萬噸,滿足近18萬戶家庭用電需求,是烏蘭察布供電公司響應“雙碳”目標、服務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生動寫照,也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