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臺風機日夜不息、一塊塊光伏板熠熠生輝,簽約奠基、開工建設、投產達產……一個個新能源項目落地開花,綻放蓬勃昂揚的無限生機。
年平均風速在每秒6米左右,年有效風時4000小時以上,可利用面積達3000多平方公里,年均日照達2740小時左右,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在每平方米5500兆焦耳以上……這些造就了定邊縣新能源產業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定邊縣依托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走出一條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彰顯全縣特色優勢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新能源產業跑出了加速度。截至2024年底,全縣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600萬千瓦大關,年輸送綠色電能90億度,新能源裝機容量位居全省第一。從單一的風光發電到全產業鏈生態集群,從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超百萬噸到構建西部新型能源基地,定邊正以“風光速度”打造“雙碳”戰略縣域標桿。
乘風而起 綠色風電“吹”向廣袤大地
近年來,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行業迎來了發展的窗口期和黃金期,風電等新能源也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支撐。
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定邊縣搶抓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風電高端裝備產業,以“鏈長制”推動風電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通過“縣領導+部門+園區”模式精準發力,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做優做強產業。
為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定邊縣先后出臺扶持政策,從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做大做強、人才扶持、稅收及土地優惠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和激勵,為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輸血供氧”,同時圍繞行業產業發展政策需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引導扶持政策,力促新能源產業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
定邊縣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幫助企業打通各環節的痛點難點堵點,積極響應市、縣聯審聯批工作機制,主動協調國土、林業等部門加快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在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方面,定邊縣還致力于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強度雙控,提升固碳能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加強土壤環境風險管控,建設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的美麗定邊。
延鏈招商 新能源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陜西建工新能源(定邊)風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正以智能化生產體系支撐西北風電產業鏈核心環節。一條西北最長的智能化塔筒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一節節塔筒正在飛濺的藍色弧光中逐漸延展成“鋼筋鐵骨”。
“我們企業在定邊有五條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四節塔筒,兩天保證有一套塔筒的出廠,訂單區域不止覆蓋了陜西全省,還有甘肅、青海、寧夏三個省份,輻射的區域比較大?!标兾鹘üば履茉矗ǘㄟ叄╋L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會敏說。
作為定邊首個風電裝備鏈主企業,該公司不僅實現了塔筒制造關鍵設備國產化率95%以上,還帶動周邊發展多個配套產業。
在定邊的綠色版圖上,產業鏈的延伸不僅帶來經濟效益的倍增,更催生出綠色發展的乘數效應,由裝備制造降本增效釋放的綠色動能,正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生態紅利:百米級風機年節約標準煤28萬噸,相當于再造1.8萬畝森林;萬畝光伏矩陣年減排二氧化碳86萬噸,等同關停23萬臺燃油車。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已催生近萬個就業崗位,17家鏈主企業構筑的“風光裝備走廊”初具規模。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定邊縣構建的“極速服務”體系。定邊縣圍繞創新實施清潔油氣能源擴產、新能源產業倍增、新制造產業提速、新材料產業突破、新物流產業暢通、新農業產業增效、新文旅產業聚力、新環保產業節能、新服務產業提質“九大產業”工程,推進鏈式招商,確保產業鏈持續鍛強補齊,著力補鏈、延鏈、強鏈,同時建立“專班包抓+聯審聯批”機制,由11部門組成專班推行容缺辦理、限時辦結,重點項目“一事一議”。定邊縣還圍繞“以資源換項目”,堅持以資源換產業、走出去引進來,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發展思路,相繼引進建成陜建500兆瓦風機塔筒、智誠光伏筑樁廠、中材風機葉片等一批新能源延鏈、補鏈項目,正在建設中的儲能電池材料生產和光伏組件、風機整機、電氣設備等新能源相關裝備制造項目,引領了全市乃至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
近年來,為大力提升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定邊縣積極培育壯大風電、光伏、儲能三大產業鏈,相繼建成了中材風機葉片生產基地、陜建風機塔筒、年產6萬噸光伏工業鋁型材、智誠光伏筑樁廠等項目落地,并鼓勵發電企業優先采購本土產品,促進新能源配套產業鏈式發展。
資源優勢 鑄造新能源產業“引力場”
近年來,定邊縣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機遇,以擴大新能源發電規模和延長產業鏈條為路徑,持續引進落地相關裝備制造等配套產業,大力提升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實現了由傳統能源向“新能源+傳統能源”雙輪驅動的格局轉變。
2024年10月31日17時30分,隨著定邊白興莊150兆瓦風電項目最后一臺風電機組啟動自動并網程序,遠景能源定邊縣3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圓滿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這標志著定邊縣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600萬千瓦大關,達607.62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達90億千瓦時,占全省風電、光伏裝機容量16%,位居全省第一。
“定邊縣3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總投資20多億元,分為定邊王家梁150兆瓦風電項目和定邊白興莊150兆瓦風電項目兩個子項目,計劃建設運行60臺風機和2座110千伏升壓站,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發電9.3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4萬噸?!倍ㄟ呥h景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黎華志說。
走進中材科技(榆林)風電葉片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幾十支葉片整齊列陣,流線型身軀在陽光下泛起金屬光澤。這些“風之翼”即將奔赴周邊的風電場,在百米高空與風電機組精準對接。作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風電葉片生產基地,這里每36小時就有一支“捕風之手”下線,可滿足50萬千瓦風電場需求。
該公司在定邊落戶3年來,不僅填補了西北地區百米級葉片制造空白,帶動當地形成從復合材料到智能運維的產業鏈閉環,更吸引配套企業入駐產業園,加速了定邊從“新能源資源大縣”向“裝備制造產業高地”的轉型。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2011年至今,國家五大電力集團、省屬陜煤集團、上市公司、行業領軍等多家省內外企業落地投資。同時,定邊縣還圍繞構建“風光電氫”新能源千萬千瓦級基地,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作為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最大的縣,定邊縣積極培育壯大風電、光伏、儲能三大產業鏈,目前已獲得批復和列入計劃的風光發電項目有百余個。全國首個分散式風電示范項目、全國首個大型雙面組件光伏項目和素有陜西“第一塔”之稱的大型風電場繁石溝風電場相繼建成。
“為了做大做強我縣的新能源產業,我們引進了風電、光伏、儲能的一些上下游的產業項目。在‘十五五’末,我縣將建成全省新能源發電基地和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制造基地。”定邊縣重點項目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博宇說。
在創新中破解發展難題,在破解難題中加快發展,定邊縣正在從能源大縣向能源強縣轉變,大步流星,鏗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