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頭條
1、安徽:重點支持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地區開發利用農村能源
8月14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修訂后的《安徽省農村能源建設與管理條例》,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重點支持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微水能資源豐富地區和其他農村能源資源豐富地區等開發利用農村能源。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2、國家統計局:1-7月全國風力發電量4836億千瓦時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7月份能源生產情況》和《2023年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7%》。2023年7月,全國絕對發電量為84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1-7月份,全國絕對發電量為501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其中,7月份風力發電量6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7月份風力發電量48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8%。
3、中車山東公司首套海工裝備產品成功下線
8月12日,中車山東公司公司首套海工裝備產品在公司乳山海工裝備產業園成功下線。本次中車海工裝備產品下線,意味著乳山市和中車山東公司的合作結出了豐碩成果,充分填補了樁基領域的空白,將有力推動乳山海上風電逐夢深遠海。
4、軸研科技國產首臺18MW海上風電主軸軸承順利下線
8月15日,軸研科技研制的國產首臺18MW海上風電主軸軸承順利下線,刷新了我國國產風電主軸軸承最大單機容量的紀錄。本次下線的18MW海上風電主軸軸承搭載了軸研科技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壽命預測系統,實時監測主軸軸承的運行狀況,有效增強了海上風電主軸軸承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5、河南首個綠色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開工
8月15日,明陽綠色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在河南省信陽市豫東南高新區正式開工建設,這也是河南省首個“雙碳”經濟產業標桿示范項目。據悉,明陽綠色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通過風光發電技術與多能互補聚合管理技術為基礎,聚合周邊風光發電資源,配套建設共享儲能100萬千瓦/200萬千瓦時和具備電廠集中監控與運維、電力交易與結算、碳排監測與認證能力的智慧能源運營中心,實現園區的100%零碳電力的穩定供應。
6、水發能源通榆公司試制第一代“風電塔筒垂直攀爬特種作業機器人”
近日,水發能源通榆公司試制第一代“風電塔筒垂直攀爬特種作業機器人”。該機器人自重12kg,選擇永磁吸附具有曲面自適應結構的底盤設計,機器人履帶可以適應風電塔筒的大曲率特性,實現機器人在風電塔筒表面的吸附攀爬,通過裝配視頻監控系統,實時將塔筒表面圖像回傳給操控終端,實現近距離檢查塔筒缺陷、觀察清洗、除銹等作業效果,及時發現判定表面各類缺陷,幫助風電機組運行人員準確進行風電塔筒巡視作業。
7、中南電力首個混塔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成功
近日,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投資和總承包的中南電力天門蔣場99兆瓦風儲一體化工程首臺風機吊裝成功,天門蔣場項目位于湖北省天門市蔣場鎮,項目裝機容量為99兆瓦,擬安裝24臺4兆瓦和1臺3兆瓦的風機,輪轂高度160米(混塔+鋼塔),為中南電力首個采用混塔的風電項目。
海外頭條
8、電纜供應商NKT簽約超9億元海上風電合同!
電纜供應商NKT已簽署正式合同,將為波蘭Baltic Power海上風電場提供海上出口電力電纜,合同價值超過1.2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9.53億元)。Baltic Power海上風電場位于波羅的海離波蘭海岸約23公里處,裝機容量為1.2GW,擬安裝76臺維斯塔斯V236-15.0MW海上風機。
9、超5億元!Eneti賣了三艘風電安裝船
海上風電安裝船船東Eneti已將其三艘非核心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出售給未披露的非關聯買家,成交價格為7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05億元)。三艘船將在2023年底前交付給新船東,并將實現凈現金收益約568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10億元)。
今日微語
居天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