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英國海上風電發展起伏不定,CfD計劃出臺新變化以加速部署,但Orsted的Hornsea4項目的擱置卻給政府帶來了打擊。
英國政府本周宣布,第七輪差價合約(CfD)能源拍賣(AR7)將由預算主導,轉為產能主導。這意味著政府將決定采購規模,審核投標,然后根據中標產能和項目的具體影響做出預算決策。
這將賦予政府更大的靈活性,確保其能夠通過即將進行的合同融資(CfD)輪次獲得足夠的產能,以實現其“清潔能源2030行動計劃”的目標。這將使政府能夠在充分了解最終授予產能的情況下制定預算,從而避免像前幾輪那樣出現大量預算未動用的問題,并賦予政府更大的控制權,以加快部署,實現產能目標。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盡管這些變化增加了開發商招標過程的不確定性和不透明度,但它們為政府提供了新的杠桿,以確保其實現部署目標。只要能夠通過設定適當的容量目標來保持競爭態勢,這些變化不太可能對執行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實現英國政府2030年至少在英國海域擁有43吉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部署工作必須加快。鑒于Orsted公司本周決定暫停2.4吉瓦Hornsea4號項目的進展,這一事件影響尤為明顯。Orsted公司表示,暫停Hornsea4號項目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包括供應鏈成本持續上升、利率上升,以及在如此規模的項目中,按計劃時間表建設和運營Hornsea4號項目的風險增加。
盡管對CfD的修改賦予了政府更大的靈活性和控制力,但它們并未解決導致Hornsea4 風電項目以現有形式被取消的根本原因。政府現在將緊張地關注其他AR6項目,并擔心其他項目是否會效仿,這將使英國在實現2030年目標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人們會問,為什么Hornsea4會成為兩年內第二個被擱置的大型海上風電項目(繼2023年Vattenfall的NorfolkBoreas之后),以及如何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或許最顯而易見的補救措施是建立更精準的指數化機制,保護開發商免受鋼鐵、銅和燃料價格以及利率波動的影響。
可以觀察到其他市場在承購拍賣中實施了日益復雜的指數化機制,相比之下,英國與消費者物價指數掛鉤的解決方案現在顯得有些過時。更嚴格的未交付罰金也可能有助于阻止開發商在開發周期后期放棄項目,并促進更保守的投標做法,從而有助于彌補利潤空間的縮減。
政府尚未就允許未經批準的項目參與競標這一頗具爭議的問題表明立場。盡管業界擔心這將導致供應鏈進一步的不確定性和延誤,但奧斯特德的決定給政府帶來的額外交付壓力可能會促使政府重新認真考慮這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