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設備生產制造到風電場建設施工仍存在一定碳排放量,為進一步提高風電的綠色屬性,業界正積極探索最新零碳路徑。
近日,歐洲風電制造商維斯塔斯與能源公司沃旭達成合作協議,將使用低碳鋼材制造的塔筒和可回收材料生產的風機葉片,以降低風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
雖然風電是全球最為綠色低碳的發電形式之一,但從全生命周期來看,風電設備生產制造到風電場建設施工仍存在一定碳排放量,為進一步提高風電的綠色屬性,業界正積極探索最新零碳路徑。
推動風電場從低碳到零碳
行業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指出,風力發電本身并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但從全生命周期來看,前期原材料開采獲取、到設備生產制造、再到風電場建設施工,各環節都有可能產生大量溫室氣體。
該機構預測,2020年到2050年期間,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翻5倍以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就可達到55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雖然在全球碳排放總量中占比微乎其微,但這一數字仍不容小覷。
維斯塔斯在最新發布的聲明中指出,與傳統煤炭發電相比,同等條件下風力發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了99%,但在實現凈零排放的道路上,下游電力消費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對零碳電力的需求卻在不斷增長,因此,業界正探索進一步降低風電排放。
沃旭集團首席執行官麥茲·尼博表示,沃旭將與維斯塔斯一道整合和開發前沿脫碳技術與循環解決方案,以滿足未來凈零排放風電場的需求。維斯塔斯首席執行官亨里克·安德森則認為,能源轉型需要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行業需要強有力的合作達成氣候目標。為此,該公司與沃旭就推動風電可持續發展達成商業合作,沃旭將從維斯塔斯采購低碳鋼材生產的塔筒和用可回收材料生產的葉片,應用于雙方合作建設的海上風電場,并將共同推動全球首座零碳風力發電場的建設。
塔筒和葉片是主攻方向
在風電全產業鏈中,為何風電企業首先將“矛頭”指向塔筒和葉片?有行業數據顯示,風電全生命周期中約有86%的溫室氣體排放都來自風機原材料獲取和制造板塊,而對包括鋼材、鋁、銅等風機原材料的開采和精煉成為排放的主要來源。不僅如此,當前市面上的風機葉片材料主要為復合材料,拆解成本較高,大量廢棄風機葉片都進了垃圾填埋場,解決廢棄風機葉片回收問題已成為打通風電可持續發展“最后一公里”的關鍵。
據維斯塔斯透露,該公司正積極讓所用鋼材脫碳,大規模利用場內可再生能源,力爭使鋼材廠產生的碳排放量較常規鋼材降低70%。該公司與沃旭合建的海上風電項目中,至少有25%的風機塔筒將由低碳鋼材制造。
與此同時,維斯塔斯還表示,該公司推出了最新的葉片回收解決方案,可將葉片材料中復合材料進行分解,即使是此前難以回收應用的環氧樹脂也能夠再度投入使用,實現循環利用。沃旭方面則承諾,在可回收葉片具備商業化基礎后,就將采購該款葉片,推動可回收葉片規?;l展。
除了在低碳塔筒和葉片回收方面的承諾外,沃旭和維斯塔斯還承諾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探索其他合作,包括提高生物多樣性等。
整機商持續發力
事實上,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多國風電設備供應商均在持續深挖減排,不僅紛紛做出短期內實現運營碳中和的承諾,更表示將推動風電供應鏈實現長期降碳。
去年下半年,西門子歌美颯發布最新可回收葉片技術,并表示將在新投建的海上風電場中使用可回收葉片。我國主流風電整機制造商也在紛紛布局降碳。遠景科技集團在其最新發布的《零碳行動報告》中提出,將不斷通過輕量化設計及模塊化生產,在保證產品質量基礎上,從源頭減少資源使用和碳排放,還將優化風機制造車間布局,降低物料上線吊裝及輸送設備能耗。
此前,某風電制造企業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各國政策影響下,市場對于每一個產品的碳足跡和生產過程中能耗要求將變得更高,相關信息也需要更加公開和透明。
業界普遍認為,在各國紛紛出臺綠色供應鏈政策措施情況下,未來風電全產業鏈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快速下降。
伍德麥肯茲預測認為,隨著電網電力逐步向低碳轉型,風電整機制造環節溫室氣體排放量有望降低53%左右,而在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下,同等裝機容量的風電場將使用更少的風機,從而能夠有效降低風電設備運輸成本。另外,電動交通工具應用增加、技術可靠性增長等因素也將有效降低風電設備運輸和運維環節排放量。2030年前后,全球風電設備運輸和運維環節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在2021年基礎上下降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