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國家電投上海能科(風電產業創新中心)牽頭承擔研發任務的海上風電區域定制化風電機組——國車1號海上風電機組在江蘇射陽正式下線。該機組聚焦項目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最優目標,充分考慮項目海域風資源特點,是基于模塊化設計和先進研發平臺而精心研發的區域定制化海上風電機組。該項目為集團公司2022年登高任務,機組的成功下線,標志著登高任務的階段性勝利。
定制化是海上風電降本增效、創新突破的關鍵。針對中國沿海風資源、建設條件等差異性,作為國家電投風電產業創新中心和海上專業化平臺,上海能科早在2019年起就開始從源頭上開展海上風電項目的降本增效工作。此次研發的海上風電區域定制化風電機組是上海能科在大用戶合作新興產業的一次成功探索,該風電機組立足用戶需求,與風機頭部企業開展合作,以全生命周期平準化度電成本最優為原則,通過風電機組定制化、商業開發模式定制化,可研設計、施工方案以及運維模式的定制化,使項目收益達到最大。
本次下線的海上風電機組實現了功率等級8-12MW的全覆蓋,葉輪直徑達到225米,其掃風面積約4萬平方米,相當于約5.6個標準足球場。平臺化產品可根據不同海域的特定條件,開展區域定制化的開發配置,實現收益率最優和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的最低。該機組擁有高效的發電性能,在額定風速下,每轉動一圈可發電22度,單臺每年可輸出約5000萬度清潔電能,按照普通家庭正常用電,單臺機組每年發電可滿足約2.5萬戶的用電需求,可減少1.46萬噸的燃煤消耗以及減少3.65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非常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機組采用高效發電的葉片設計、輕量化的半直驅結構、高容錯性的電氣系統、箱變頂置、集成式吊裝、機艙內軌道巡檢機器人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和成本最優設計理念,致力于成為我國海上風電的平價利器。
作為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對加快實現中國“3060”目標有著重要意義。未來,國家電投上海能科將持續全產業鏈技術創新突破,開啟海上風電定制化的新征程,為集團公司“2035一流戰略”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