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間,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股票代碼:688660)發布2021年半年報,這是電氣風電上市后首份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電氣風電實現營業收入122.53億元,同比增長117.34%;實現歸母凈利潤3.51億元,同比大增236.11%;實現扣非凈利潤3.13億元,同比大增464.75%;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同比大增207.69%。
業績“大豐收”的背后,是公司近年來積極圍繞產業鏈創新,致力于核心技術的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通過大力推動技術創新,持續加強營銷能力,重點業務重點推進,充分調動內部資源推動海上搶裝等措施,達到整體成本領先的效果,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深耕風能領域十數載 科技研發能力“實力搶鏡”
電氣風電自2006年成立以來,深耕風能領域,立足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以及后市場配套服務的經驗積累與核心優勢。歷經15年積累,電氣風電打造了7大研發中心、11個生產基地,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海上風機制造商與服務商、國內先進的陸上風機制造商與服務商。
電氣風電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逐步走出一條產品許可、二次開發、戰略合作與自主研發齊頭并進的產品技術路線,成功開拓出一條智能化助推風電進化、數字化賦能風電未來的發展路徑。多年來,公司業務實現了海陸并舉均衡發展,在彭博新能源財經公布的2020年全球風電整機商榜單中,公司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七,海上第二。
強大的實力離不開完備的核心技術,電氣風電依托強大的研發團隊,成功構建數字化頂層設計級別、智能化生產制造級別、整機系統級別、核心部件級別及風電場級別核心技術體系,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自主進行發電機組整機設計、載荷控制等葉片設計,風電場設計與運維、電網適應性、環保與持續發展方面技術。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機組已基本采用自主設計的葉片,莆田及汕頭基地建立的智能化生產流程與制造體系也已應用于部分產品。
半年報顯示,產品研發工作均按計劃順利推進。今年上半年,基于Synergy半直驅平臺開發的WG5.55F-172首臺機組已正式下線,該機型專門應對中國海上風資源平均風速低、南北差異大的具體風況,是中國近岸“極具經濟性”的機組。陸上中高風速機型WH5.6N-182風力發電機組已完成設計開發和設計認證,與此同一產品平臺的WH5.25N-172、WH6.05-172風力發電機組也在上半年完成了設計開發和設計認證。
新技術開發方面,6MW級海上產品完成整機系統優化,制造工藝與驗證技術實現閉環,通過實施下一代風機載荷仿真技術研究項目,下一代基于模型的智能控制系統已經應用到新產品開發中。值得一提的是,電氣風電自主研發的海上風電葉片S90一次性通過全尺寸靜力測試,該葉片長達90米,打破紀錄成為世界最長的風電玻纖葉片。
報告期內公司申請專利216個,已成功獲得68個,累計申請專利達709個,累計獲得276個。研發投入合計3.34億元,同比增加152.69%。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電氣風電積極重視人才建設。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人員共537人,占公司總人數的27.93%,較上年同期增加2.36個百分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電氣風電已建立起一支層次結構合理、專業知識扎實、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團隊。研發人員涵蓋了設計、制造、安裝、調試、測試及運營維護等各環節。管理團隊及核心技術人員均具有豐富的風電行業從業經驗,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著較為準確的判斷和認識。與此同時,公司還建立了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和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為未來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海上交付需求旺盛 風電業務增長確定性強
2021年是中國海上風電搶裝的最后一年,“搶裝潮”由陸上風電轉為海上風電依舊如火如荼。據2021年7月28日國家能源局例行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增風電并網裝機1084萬千瓦,同比增長71.52%。為了抓住機遇保持海上風電優勢,電氣風電采取多項措施較為有效地應對海上搶裝,充分調動內部資源,全力保障項目交付。
數據顯示,電氣風電上半年生產成品機組727臺,其中海上風機521臺,陸上風機206臺,實際完成交付503臺,較上年同期增長20.33%,分別為海上風機362臺,陸上風機141臺,其中海上風機交付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35.19%。
2021年既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和碳達峰、碳中和啟動期,也是陸上風電全面實現無補貼平價上網的第一年。國家多部委針對新能源行業發展做出工作部署,先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支持企業開發風電資源,促進新能源電力消納,推動風力發電行業發展。
從行業發展來看,2021年1月至6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084萬千瓦,全國并網風電廠發電量為3,4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7個百分點。全國并網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212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88小時。全國基建新增風電生產能力1,084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452萬千瓦。數據表明,2021年上半年國內風力發電市場穩中有進。
電氣風電緊抓市場,全面應用核心技術,主動應變,實現了新產品的開發應用,經營業績穩健增長。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351.54億元,較上期末增長10.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74.72億元,較上期末增長72.78%。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海上風機進入搶裝高峰,疊加雙碳戰略背景,今年上半年國內招標規模約30GW,達到歷史高位,預計全年招標規模將達到50GW左右,預示著明年風電行業將持續景氣。
面對行業景氣的機遇、平價時期的挑戰,電氣風電果斷抓住機遇,增加海上搶裝,并積極開展存量項目,開發新領域項目。近期,電氣風電分別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龍源電力等政府與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同時公司集中精力,攻克技術難點,推動海上風電機組向著“大容量、輕量化、高可靠”方向研發。
截至6月末,電氣風電在手訂單為6.15GW,其中陸上3.69GW,海上2.45GW,海外0.007GW。同時,公司積極關注新能源資源開發領域,探索業務新模式,為新能源資源向訂單轉化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