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世界銀行發布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國海上風電及大型陸上風電基地面臨的挑戰:實施指南》,其中建言中國對于海上風電發展出臺專門的配套法律法規,以滿足中國未來海上風電發展的需要。
此外,報告還認為中國海上風電電網的建設至關重要,同時建議中國對于開發潮間帶風電進行試點。
近年來,中國在風電開發方面成就顯著,超過預期和計劃目標,2009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三,而市場增長速度之快使其有望在未來幾年躍居世界第一。
世界銀行中國局能源部主任卓力石說:“中國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擴大規模的戰略非常正確。”
但在風電快速發展的同時,未來有較大發展空間的海上風電卻面臨著許多的潛在問題。
報告顯示,對于已經開發或正開發海上風電的國家,其所制定的法規制度的許多方面會有缺陷,這些問題在項目審批方面尤其明顯,因為許多情況下,現有的法律法規是針對如石油、天然氣或海運方面的規定,這些法規被用于對海上風電開發活動的審批,會嚴重防礙海上風電的發展,并使審批手續繁雜并帶有不確定性,從而加大項目成本,造成時間拖延,最終增加失敗的風險。
而中國在發展海上風電的過程中也會面臨這種法規上的缺陷,對此,報告認為,中國政府應建立一套適當的法律法規,專用于海上風電開發。
根據其它國家的經驗,法律法規的變化不定、復雜,以及過度約束,都會對投資者信心造成傷害;如在荷蘭,鼓勵政策搖擺不定,已成為該國風電市場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
而另一個對于海上風電至關重要的上網問題,報告認為,應該考慮為批準建設的示范項目提供免費上網,并新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建設海上風電電網,或擴大現有電網公司業務,負責海上風電上網。
此外,因為潮間帶風電場的開發成本可能會低于中深海域海上風電,報告認為中國要想成為先驅者,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和創新,啟動相關試點,并對示范項目投入有充分估計。
前,中國政府計劃在國內風電資源豐富地區擴大陸上風電規模,開展潮間帶風電試點項目,并啟動中深水地區近海風電場的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