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電建華東院承擔勘測設計任務的江蘇濱海北H2#400MW海上風電項目第100臺風電機組順利并網,標志著該項目勝利實現全容量投運。這是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
項目位于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領先的江蘇省,目前全省并網規模已達233萬千瓦。建設海域位于濱??h北部,中心離岸22Km,涉海海域面積120Km?,安裝100臺上海電氣4MW風電機組,項目由浙江華東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施工監理、華電重工施工總包。華東院在本項目的勘測設計過程中,充分吸收之前完成的十多個海上風電場勘測設計經驗,借鑒歐洲先進理念,結合對江蘇省海域風資源、地形地質、海洋水文等全要素環境條件的全面掌握,采用多項自主創新技術,展現了在海上風電行業的國際一流水平:一是國內首次完成以CPTU技術手段為主的海上風電工程地質詳勘,實現了逐機位地層精細劃分和參數準確分析;二是國內首次采用長周期模型數據庫資料計算水文要素,完成海洋水文分析設計,更加準確的評估了該海域復雜的海洋環境和長期變化;三是風機基礎全部采用華東院自主知識產權的無過渡段大直徑單樁基礎和集成式附屬結構等專利技術,極大的提高了工程的建設進度和可靠性。四是海上升壓站采用國內最大容量的2臺220kV 240MVA低壓雙分裂主變壓器,并首次實現升壓站上部組塊全專業三維協同設計及升壓站導管架與基樁水下灌漿連接設計。相關創新成果獲得“2017年度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進一步引領了國內海上風電項目的勘測設計技術進步和國際對標工作。
華東院作為國內最早開展風電開發建設的單位之一,早在1994年就開始風電的開發研究,目前已設計建成風電并網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2005年,華東院統籌全院資源,率先開展海上風電核心技術研究,以重大工程為依托,借助“華東海上風電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海上風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科研平臺以及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開展了大量的科技攻關,培育建成了以綜合規劃、海洋勘測、海洋水文、海上升壓站設計、風機基礎設計等全專業的核心技術體系。截至目前,設計并網海上風電規模達到235萬千瓦,占全國已并網規模的83%以上,創造了世界首個潮間帶風電場“龍源如東潮間帶風電場”、全國第一個滿足“雙十”要求并在央視《建設者》中報道的“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場”、中國海上風電第一個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的“中電投濱海北H1 海上風電場”等多個海上風電領域的“第一”。
正是靠著十余年攻堅克難的技術創新,中國電建華東院海上風電技術始終走在行業科技創新最前沿,是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優勢品牌,創新研究的技術填補了海上風電領域多項技術空白,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及重大科技專項中扮演重要角色,引領并推動了我國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規?;a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