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山東省發改委發布《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山東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 1115.1 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 11.5%。其中,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水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721.5、132.7、153.2 和 107.7萬千瓦。
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
大力推動綠色電力、綠色熱力、綠色燃料生產和應用,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方位、多元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擴大風電、光伏、核電等裝機規模,提高“外電入魯”中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實施微電網建設工程,建立充分利用新能源電力的新型供用電模式。繼續擴大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暖、熱水等領域的應用,推進供熱資源和形式的多樣化,提高城鎮集中供熱普及率。著力推動生物質燃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及生物柴油、生物質燃料乙醇等生物質液體燃料的生產和應用,補充替代燃煤、燃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積極推進潮汐、波浪等海洋能研發和示范應用。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由2015年的3%提高到7%;到2030年,消費比重提高到18%左右。
風電布局
按照“統籌規劃、陸海并舉”的原則,加強風電布局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產業發展、旅游資源開發的銜接協調,推進風電規模化發展。
陸上以青島、煙臺、濰坊、東營、濱州等市沿海陸域和淄博、泰安、濟寧、臨沂等市丘陵地帶為重點,海上以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半島南等六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為重點,打造陸上、海上“雙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東部風電大省。
到2020年,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400萬千瓦;到2030年,裝機容量達到2300萬千瓦。
示范工程
雙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工程。近期,重點建設華能海陽、國電沂山、華電沂源、華潤肥城等一批集中式、規模化風電場,建成陸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適時啟動魯北、萊州灣、長島潮間帶及近海風電場建設。遠期,擴大陸上風電基地開發規模;建成魯北、萊州灣、長島3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啟動渤中、半島北、半島南海上風電場建設。
附件:
山東省印發《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400萬千瓦(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