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中車風電展團盛妝亮相“2016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向行業展現了中車風電“中國高鐵般”的風采。
借助本次風能展的平臺,中車向行業展現了風電機組、發電機、葉片和變流器等關鍵部件的新產品,并重點宣講2.0MW低風速和2.5MW中低風速系列化機組、高海拔和山地靜音機組的系統方案和關鍵技術;低風速區域風力發電機組的開發與應用,雙饋和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產品及最新技術;風電變流全系列化產品。
展會期間,東方風力發電網的記者有幸采訪到中國中車的副總裁孫永才先生,進一步領略了“中車風電”的風采。
中國中車副總裁孫永才接受媒體采訪
中國中車副總裁孫永才先生在接受記者媒體采訪時表示:風電作為中車戰略新興產業板塊的代表,其特有的企業鏈優勢、技術連優勢、產業鏈優勢、資金連優勢、服務鏈優勢,尤其是圍繞產品的遠程質量控制、產品故障預測、健康管理、智能制造優勢,再加上多年的發展,中車已經培養出一批技術骨干和經營人才,在研發和制造方面積累不少經驗,也有較好的市場基礎,這些有利因素必將促使風電成為中車高度推進的新的支柱產業。
成熟完整、富有競爭力的風電產業布局,產品涵蓋超級電容、風電變流器、風電電機、齒輪箱、減振器件、塔筒等全系列配套產品標志著明中車已然是風電行業的“老司機”,
但是中車在致力打造“中車風電”領先品牌的未來道路上仍在不懈的努力與探索,及時制定戰略目標與規劃,順應產業發展。
在采訪中孫永才先生告訴記者
,“十三五”期間中車風電產業的定位是:成為風電裝備的領先企業,風電整機成為市場主流供應商,風電電機成為首選供應商,風電葉片和齒輪箱成為優選供應商。風電變流器成為優秀供應商;風電整體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十三五”期間,中車將在一體化產業發展平臺的打造、技術資源整合和引進、差異化產品研發、產業鏈拓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戰略目標的達成。
在海上風電方面孫永才先生表示,雖然目前國內的海上風電開發滯后于規劃,但中國中車對海上風電仍然十分看好海上風電前景。將積極開展海上風機研發,穩妥推進海上風機試制。
中車完整產業鏈優勢必將決定著中車對風電維保市場的關注與重視。
“中車在風電維保市場發展規劃是積極介入維保市場,拓展風場運維市場,”孫永才先生說道,“中國中車在風電行業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及技術研究,在風機維護中比其他方在技術上占有很重要的優勢;有比較全面的備品備件的供應鏈,能結合生產大量的采購來降低備品備件成本;有健全穩定的服務團隊;有完整的信息資源及龐大的數據分析系統;有可利用的服務平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開辟風場運維市場的優勢。”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國中車風電裝備產業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53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3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2%以上。目前,在全國已經布局株洲、濟南、天津三個制造基地,具備年產2100臺套風電整機的生產能力,且擁有風機半實物仿真實驗室和3MW全功率整機試驗臺,試驗能力全國領先。
訪談的最后,孫永才先生向記者強調:
憑借在技術、品牌、產業鏈、全球市場、服務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優勢,中國中車將堅定發展風電的信心和決心,舉中車之力,大力打造“中車風電”品牌,并成為全球風電領域的優秀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