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記者從省物價局獲悉,為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優化我省能源結構,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節能環保發電項目健康、合理、有序發展,我省可再生能源 發電將獲得省級補貼。我市是用電大市,同時也是發電大市,在傳統燃煤發電之外,目前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發展較快。根據省級補貼規定,在國家標桿電價基礎 上,扶貧性質的光伏發電,每千瓦時補貼1毛,光伏電站每千瓦時補貼2毛到3毛,風力發電每千瓦時補貼2分。
根據補貼政策,2015年底前投產的光伏電站,省級補貼繼續執行省政府前期確定的標準,即在國家標桿電價基礎上,2010年投產的每千瓦時補貼0.30元(含稅,下同);2011年投產的補貼0.22元;2012—2015年投產的補貼0.2元。
建成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含納入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的光伏電站),在國家電價補貼基礎上每千瓦時補貼0.05元。
目前,光伏已成為農村扶貧的“利器”。對此,納入國家光伏扶貧實施方案的“光伏扶貧”項目,我省在國家電價補貼基礎上每千瓦時補貼0.1元。
記者獲悉,風力發電項目,在國家標桿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補貼0.02元。
此外,生物質發電項目方面,首臺、首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按照有利于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原則給予電價政策支持。在提高 補貼效率基礎上,根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對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適時啟動“精準補貼”,支持“老”、“小”生物質項目節能環保升級改造,體現出了 “治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