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明陽風電產業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傳衛深入一線調研,四年履職期間就環境治理、能源政策完善、振興民族新能源工業等課題提交24個建議,為廣大民眾代言,為新能源產業壯大鼓與呼,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不僅展示了當代企業家的前瞻性戰略思維,而且體現了他為民代言的崇高責任意識。
走訪一線勤調研
201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十三五"時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張傳衛董事長深入內蒙、青海、西藏、云南、吉林、寧夏等地進行調研,深切感受到這五大發展理念充分反映了廣大民意。張董事長走進內蒙調研電力大通道建設,走進青海調研新能源基地建設、走進云南聽取風光儲及分布式能源建設,廣泛聽取基層民眾、業界人士和有關專家學者對環境污染治理、新能源產業發展、制造業轉型、電力改革等熱點問題的意見,以此為基礎全面分析、深入思考,撰寫了相關建議。
為掌握科技創新人才的需求,張傳衛董事長甚至親自到人力資源市場實地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并由此提出高端制造業科技創新人才的培育、激勵等創新人才機制,依此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式發展。
積極建言獻策
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張傳衛董事長提交了《用新能源革命助推中國綠色發展》、《堅持創新理念引領中國創造的未來發展之路》、《關于完善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的建議》、《關于推動低碳能源轉型的建議》四個建議。
在《用新能源革命助推中國綠色發展》建議中,談到中國在巴黎氣候峰會向世界公開表達“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力爭提前實現”的鄭重承諾。他認為,新舊能源替代的“拐點”正在出現, 2014年全球新增裝機總容量占可再生能源比例近六成,首次超過煤炭和天然氣的總和,化石能源在世界工業化過程中200多年的龍頭地位即將從巔峰回落。對于規避跌入“中等發達國家陷阱”的中國而言,既面臨嚴峻的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基于以上的戰略判斷,張董事長在建議中談到,中國新能源供給側需要一場真正的革命,首先是建立“綠證制度”,促進新能源電力消費,把新能源建設項目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通過分布式、離網型風光儲技術設備,建造陽光小鎮、清潔能源家庭;其次盡快制定中國的“清潔電力法”,規范能源生產、供給、消費、行為習慣,依法促進經濟低碳轉型,推動綠色發展;最后提出堅定推行新能源革命需要壯志斷腕的決心和意志。
張董事長在建議中指出,中國應著手打造世界新能源技術研發、世界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世界清潔能源交易三大中心,早日成為世界新能源大國和強國。
在《堅持創新理念引領中國創造的未來發展之路》建議中,張董事長認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必須依托于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他指出,中國制造業是中國民族復興之本、工業之基,制造業發展是世界各國之間較量的重要戰場,中國在未來發展中要贏得這場較量,只有通過中國創造,才能讓中國制造業不再是低端偽劣、低附加值、仿造品的代名詞,而是高尖端、高附加值、優質品的象征,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彎道超車。他強調,新型材料研制是實現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不再缺“芯”少“魂”是實現中國創造的終極目標,擁有價值鏈高端的關鍵技術是實現中國創造的對策,吸引全球人才、創新人才機制是實現中國創造的根基,以企業為主體向高附加值制造發展是實現中國創造的核心,建立共享的設計研發中心、標準中心是實現中國創造的關鍵。他建議,中國創造需要政策導向,政府應加強研發的金融支持,建立創新的法制框架,引導并支持產業優化整合,支持區域創新的發展和企業拓展海外競爭。
在《關于推動低碳能源轉型的建議》、《關于完善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的建議》中,張傳衛董事長進一步從具體操作上著眼,為新能源革命助推中國綠色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政策法律環境。
張傳衛董事長表示,新能源發展應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創造人類的美好家園,也是對中央綠色發展理念的積極響應。正是在這樣的核心理念引領下,明陽集團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綠色”、“創新”理念,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加大新能源技術創新力度,加快轉型升級踐行綠色創新發展。
創新驅動 明陽集團以技術研發為抓手,堅持創新驅動升級,研制出自主知識產權的SCD混合驅動風力發電機組的明陽組合之拳產品。該型產品不但具有輕量化、易運輸、模塊化、高發電量、高可利用率、低度電成本等核心技術優勢,有著高度集成一體的液壓、冷卻、潤滑系統,并具有葉片、輪轂和機艙海上一次性起吊的特點,曾在江蘇如東風場創下一次性吊裝時間短于60分鐘的業界紀錄。明陽引進國際頂級的海上風電工程建設團隊,為客戶提供包括海上風機、工程安裝、海上風電場設計與咨詢在內的“風機島”整體解決方案。這不僅逐步取得了行業技術領先優勢,而且彰顯出引領行業的“智造”實力,切實推動國內前三、全球前六的明陽風電產業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發展。
“互聯網+”智慧能源 明陽集團建成了基于能源互聯網的智能風場管理系統即大數據中心。依托大數據平臺打造零故障機組與實現無人值守風場從產品設計、供應鏈、生產制造、測試驗證、運行維護五個方面著手,通過信息化手段,遠程監控機組狀態,遠程專家診斷,遠程維修方案下發,運用大數據云平臺和智能化管理,實現遠程精確監控和智能化即時維護,加快明陽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培育人才 明陽集團設立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風電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博士后工作站、廣東省工程實驗室、廣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風電研究院以及全球高端定位的歐洲丹麥風能研發中心、美國新能源研發中心等代表行業領先水平的系列化專業強的技術研發中心。中心培育了包括電力電子及自動化工程研究、風電研發設計、海上風電工程、光伏及高端芯片研發等在內的10多個創新團隊。明陽集團還積極通過內部投資或合作的方式,不斷孵化出新的公司、團隊和研發平臺,形成內部的技術供養與技術升級,促使人才團隊建設、研發平臺拓展與技術創新成果頻出的良性循環。
明陽集團致力于成為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新能源行業的領軍者,以打造“全產業鏈集群式發展”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推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智能電氣、高端芯片五大產業并行發展,為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和美麗中國明陽夢全面實現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