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們就報道過著Loth教授的團隊和這項技術,如今該項目獲得了356萬美元的資助,已經要做一臺小型樣機了,真是可喜可賀。
近日,一個美國研究團隊獲得了356萬美元資助,用來開發具備惡劣天氣條件下自我保護功能的風電機組。
該項目是美國能源局先進研究計劃署(ARPA-E)宣布的41個計劃資助的項目之一, 該署計劃對這些項目共計資助1億2500萬美元。
該研究團隊,由弗吉尼亞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Eric Loth教授帶領,包括伊利諾斯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企業顧問則來自美國道明尼資源公司、GE公司、Siemens公司與Vestas公司。
該團隊將利用資助的資金建造一個采用新型葉片的小型樣機,這種葉片按照下風向進行安裝,在危險的天氣條件下可以像棕櫚樹葉一樣折疊起來。該設計被稱為“分段超輕變形風輪”(Segmented Ultralight Morphing Rotor,SUMR),分段設計可使葉片在風場現場進行組裝,而超輕則是因為葉片能夠適應風的流動,因而減低了結構質量。
該團隊表示,在超大型風電機組中,采用兩個足球場長度的葉片的最大的風電機組設計,將會發出50MW的功率峰值。如果沿用傳統配置方案,這樣的長葉片將會達到不可接受的重量,而采用這種新的概念則可以讓這種超大型的風輪變得更輕。
該團隊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機組對于天氣的適應能力。他們表示,由于海上的風力能夠帶來巨大的能量,雖然科學家和能源公司非??释孛绹暮0毒€布滿風機,但沒有人為風電機組花費愿意花數百萬美元卻讓它們在海洋風暴被摧毀。
Loth說:“棕櫚樹通過輕量化實現了它的彈性,分段的樹干結構能夠在風中彎曲,使它們能夠隨風彎曲。同樣,我們的風機設計能夠在在大風時順風彎曲變形,而在颶風中完全收起,而不像傳統的風電機組(僅采用順槳進行卸載)。我們希望我們的創新理念能夠使我們突破技術壁壘,使美國成為世界風電的引領者。”(翻譯:風電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