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就地建廠以“風”招“風” 白城不斷拉長風電產業鏈條·
2015-11-10
來源:中國吉林網
瀏覽數:399
6個銀白色的葉片,裝在運輸車上,緩緩駛出了三一風電的廠區,目的地是新華風電場。
風車一轉風電自然來。56米長的葉片,80多米高的塔筒,運起來可真不是個容易事,何況長途跋涉。
“激”情:由此及彼,拉長產業新鏈條
6個銀白色的葉片,裝在運輸車上,緩緩駛出了三一風電的廠區,目的地是新華風電場。
風車一轉風電自然來。56米長的葉片,80多米高的塔筒,運起來可真不是個容易事,何況長途跋涉。
就地建廠,以“風”招“風”。白城激情創業,無中生有、有中生新,不斷拉長風電產業鏈條,打造風力裝備制造業。目前,西班牙歌美颯、華銳、三一、華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至沓來;塔筒、桿塔、葉片、整機、電纜、箱式變壓器、集成罩等陸續成為“白城造”,風電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三一風電是白城引進的一個葉片和整機制造的廠家。在公司的總裝車間,這邊,一排排的輪轂罩和輪轂整齊地排列著,不時傳出“吱吱”的電鉆聲,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工人師傅在給輪轂罩的接縫上打螺絲;那邊,一位技術人員拿著控制器,像操控玩具汽車一樣,將一半機艙罩緩緩吊起,與另一半組裝在一起。
走進葉片生產車間,滿眼綠色闖入眼簾:怎么回事,葉片不是銀白色的嗎?
公司的工藝所所長常振宇說:“這些葉片是玻璃纖維和樹脂混合制成的,質輕、可塑性強。”原來,葉片不是鋼鐵之軀啊!
56米長的模具,一字排開,一名名工人在長長的模具上鋪上一層層的“布”,他們告訴記者一共要鋪50層,這一項活兒,就需要6個小時,而且,這布也不是普通的布,而是玻璃纖維布。布鋪好了,就抽成真空,將樹脂均勻地導流進去,再經過6小時的固化和8小時的合模,一個葉片就成型了,這樣算下來,一個葉片兩天就可以生產出來了。
臨走時,常振宇不忘跟記者嘮叨幾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幫助,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發展環境真是沒得說。”
真摯的情感換來了巨大的生產力,一個圍繞“風”的產業集群正在逐步發展壯大。
站在新能源產業規劃沙盤前,仿佛8496萬平方公里的整個通榆縣呈現在記者眼前:西部一片風車在飛速轉動,這是建成區;黃色在建區,瞻榆風電處于關鍵節點,特高壓線路一路南下;三一風電產業園、什花道260萬千瓦風電場、太平山60萬千瓦發電場、良井子50萬千瓦風電場……小小沙盤插滿了企業和項目的名牌。
一個個白色的小風車在綠色的沙盤中盡情地旋轉著,轉出了一個清潔產業、一個無煙產業、一個支柱產業,更轉出了風電產業的新姿。
白城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全部投產后,年產風機能力達到317.5萬千瓦,年產風機塔筒能力達到1550個,風機葉片年產能力達到3000套。
白城風電,“風”華正茂,更將“風”行萬里。
- 閱讀上文 >> 7種國內外海上風機基礎現狀
- 閱讀下文 >> 大唐新能源錫盟公司:圍繞“利潤日報”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