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官方正完善新能源激勵政策
2015-11-06
來源:大公網
瀏覽數:307
第七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昨日開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內地風電和光伏發電每年將至少投產2000萬千瓦以上,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5億千瓦,發電量達到1.9萬億千瓦時。國家能源局正在協調有關部門,完善新能源經濟的激勵政策。
第七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昨日開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內地風電和光伏發電每年將至少投產2000萬千瓦以上,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5億千瓦,發電量達到1.9萬億千瓦時。國家能源局正在協調有關部門,完善新能源經濟的激勵政策。
朱明在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預計今年年底內地水電、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將依次達到3.15億千瓦、1.2億千瓦和4300萬千瓦,其中光伏裝機容量將超過德國居全球第一。同時,風電設備的關鍵零部件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多家企業已經具備6兆瓦大型風電產品生產能力,多晶硅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16%以上,光伏設備的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量穩居世界首位。
中國政府已經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到2030年要達到20%。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朱明說,未來五年風電和光伏發電每年均需要投產2000萬千瓦以上。
力爭五年內風電煤電價相當
此外,朱明表示,受電力體制和財稅政策的影響,新能源在併網消納、資金補貼、稅收等方面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能源局正在協調有關部門,完善新能源經濟的激勵政策。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紀凡也同意,目前還有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機制,使光伏發電背上了沉重的成本包袱。一方面光伏發電需要政府提供發電補貼,另一方面光伏電站建設用地還要繳納大量的土地使用稅,一些地方光伏電站不能滿發,還有光伏發電補貼延遲,電站融資成本較高,導致發電成本高于預期。
本屆展會以“聚焦十三五,開創能源革命新時代”為主題,由展覽和大會兩大板塊組成。100多家新能源行業知名企業盛裝參展,20多個國家和內地23個省份共約50個城市代表團前來觀展參會,并尋求項目對接。朱明提醒在座的新能源企業說,“光靠政府補貼扶持的產業是沒有發展前景的。”政府只能扶一段,未來的路非常長,這就需要行業各方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特別形成產業價格的競爭優勢,在解決限電問題前提下,力爭2020年實現風電與煤電價格相當。
- 閱讀上文 >> 金風科技:中國風電整機利潤增幅之王
- 閱讀下文 >> 海裝風電自建重慶南天門風電場提前完成全年發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