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風電在內的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應敢于走出去,讓國際市場認可中國新能源企業的能力和實力;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讓中國的新能源企業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币晃蝗A銳風電高層在第七屆外洽會期間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
“包括風電在內的中國新能源企業在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應敢于走出去,讓國際市場認可中國新能源企業的能力和實力;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讓中國的新能源企業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一位華銳風電高層在第七屆外洽會期間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
以“新常態、新機遇:開啟海外投資大時代”為主題的第七屆外洽會于10月22日—23日在北京舉行,重點突出“一帶一路”戰略新構想,積極推動中國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其中,風電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產業,而風電企業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將驅動海外投資進入全新階段。
海外融資問題
隨著我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風電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中國的風電產業已形成集資源開發、產業技術、整機裝備和配套零部件制造、風電市場服務及金融體系支持協調發展的系統化格局。中國風電制造企業從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行業領先,再到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近十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也從原來的“追趕者”開始逐漸轉變成業界的“領跑者”。
近幾年來,包括龍源電力、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明陽風電等在內的風電企業不斷“走出去”,瞄準海外市場投資風電項目。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發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共有5家風電機組制造商向國外出口風電機組,已發運出口共189臺,已發運容量共計368.75MW。其中,機組銷售項目占總出口的72.5%,其他為EPC和投資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全球范圍內環保意識和減排觀念日漸深入人心,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風電將在世界各國迎來高速發展期,中國風電企業走出國門,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將有利于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水平的大幅提升。不過,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等風電企業在參與國際風電市場競爭時,還將面臨項目融資的問題。
據華銳風電研發負責人華青松在外洽會“新能源投融資國際合作論壇”上介紹,在項目融資方面,主要是中國金融機構對制造企業進行支持,制造企業使用設備作為融資來源,設備制造企業提供融資、項目建成后金融機構進入,當地銀行進行項目融資,這是實現海外項目融資的四大途徑,融資支持以及不同融資方式的應用是項目得以成功的戰略關鍵。
華青松以華銳風電意大利卡拉佩13.5MW項目為例。在此項目建設中,雙方在風場建設及質保期內,以設備分期付款方式展開合作,對風場進行技術性盡職調查后,2015年2月項目由當地意大利銀行提供融資。
業界認為,中國風電產業國際化進程剛剛起步。中國企業從事海外業務時因對當地情況了解不足,容易對環境保護、勞工、稅收、貨幣、合同條款、法律法規、工期等方面的風險預判不足,導致工程成本增高,項目執行過程比較艱難,最終可能使得所承建的風電工程項目盈利情況低于預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