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的“燦鴻”最大風力為17級,屬于超強臺風。但其在11日登陸我國時,就已經減弱為強臺風了,中心風力約為14級。不過并沒有對風電場造成破壞,聯合動力、天源科創的風電機組紛紛抵御了臺風的襲擊。相比較這些強悍的臺風,杜鵑似乎弱爆了,有人就說沒必要擔心風場的風電機組,可是也有業界人士擔心的是風電場風機躲過臺風襲擊并不一定就能夠保證風電場不受損失。
臺風過境除了對風機葉片、剎車系統、機艙、測風裝置、塔筒以及基礎設施等各個部分造成重創之外,臺風帶來的洪水、地質災害和風暴潮也會對近海風電場產生危害。所以,抗擊臺風除了在研發風電機組時考慮到“抗臺”因素,各個供應鏈之間也應該增強產品質量,風電場相關人員也要做好預防,臺風過境還要做好應對措施,臺風過境后,對機組進行檢查或評估,對一些可能出現問題的部件密切關注或進行維護,把臺風對機組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