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強化生態保護。進行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要制定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切實加強對草場、林地、農用地的管理,監督建設單位做好場區草場、林地植被恢復工作,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與草場、林地、農用地保護的關系。凡未采取相應措施造成生態環境退化的企業,項目所在地區要責令其限期進行環境治理及生態恢復。鼓勵發展風光熱儲、風光儲控智能互補發電項目及屋頂、設施農牧業、工礦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資源高效集約綜合開發利用。
七、保護草場林地。項目施工運輸要盡可能使用草場、林地原有的自然道路,確需新辟臨時道路的,要經所在旗縣區、稀土高新區主管部門同意,在指定范圍內開辟,施工完成后要及時恢復原貌。企業經常使用的施工和檢修道路要辦理正式征地手續;對未按照程序征占使用草場、林地開辟道路的項目,要限期整改,并對建設單位給予經濟處罰。
八、完善電網接入。各旗縣區、稀土高新區,市直有關部門要做好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項目的電網接入配套服務工作,進一步做好與電網建設規劃的銜接,及早研究接入方案,及時幫助協調辦理并網手續,確保項目在要求期限內順利建成,實現并網發電。積極引進實施相關用電產業項目,不斷增加地區電力負荷,避免出現棄風限電和棄光限電現象;對已落實用電負荷、能夠就地消納的項目,優先給予電網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