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名稱:甘肅瓜州北大橋第五風電場200MW工程
建設地點:瓜州縣城北約25km處的戈壁荒灘
建設單位:甘肅中電酒泉第三風力發電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蘭州煤炭設計研究院
項目概況:單機容量1500kW的華銳SL77/1500kW-65m型風力發電機組134臺,風機輪轂高度為65m,風輪直徑為77m,總裝機容量200MW。機組裝機年利用小時數2258h,年上網電量45381.9萬kW?h。
環保措施落實情況
生態環境影響:項目建設用地類型為國有未利用戈壁荒灘,合理安排施工時序,對施工范圍進行放線控制,工程用地嚴格限制在批準范圍內。工程建設永久占地為33.18hm2,臨時占地為56.89hm2。施工營地已拆除、清理、平整;風機吊裝場地、電纜敷設等臨時占地區域已平整;充分利用原有施工道路的原則下,保留寬度3m的場內泥結碎石檢修道路,剩余部分整治后自然恢復。目前處于自然恢復階段。
水環境影響:施工期: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蒸發池,施工結束后掩埋。運行期:職工生活污水,經1m3隔油池處理后進入化糞池,辦公生活污水經25m3化糞池處理后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后排入50m3蓄水池,夏季回用綠化及監控中心道路灑水,冬季由蓄水池收集、蒸發。
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期:能較好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運行期:冬季供暖采用電暖設備供暖,無大氣污染物排放。
固廢處理措施:施工期:土石方開挖工程產生的多余土方全部用于風機、箱變基礎周圍墊高及監控中心生活區場地平整,無棄方;生活垃圾收集后統一運送至瓜州縣生活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運行期:主要是職工生活垃圾和設備檢修廢油。監控中心在東北角設置垃圾收集點,宿舍樓各樓層均配套設置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運至瓜州縣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風機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廢潤滑油集中收集存放于危險廢物暫存庫,送有資質單位處置。
聲環境影響:施工期,加強設備維護,降低設備噪聲;運行期噪聲主要是水泵房及風機工作時產生的噪聲,噪聲值較小。
2、項目名稱:甘肅瓜州安北第六風電場A區200MW工程
建設地點:酒泉市瓜州縣城東北約85km、玉門鎮西北約65km處的戈壁荒灘
建設單位:甘肅電投鼎新風電有限責任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甘肅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項目概況:工程設置50臺單機容量20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67臺單機容量15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總容量約200MW,采用一機一變方式,共計117臺箱式變電站。
環保措施落實情況
生態環境影響:施工期:項目建設用地類型為國有未利用戈壁荒灘,劃定了施工區域界線,合理安排施工時序,嚴格控制施工作業范圍,施工完成后,作業面依據原地貌恢復較好;未隨意占壓擾動和破壞原地表結構,同時加強了施工組織管理和臨時防護措施,控制了水土流失程度。運行期:管理區水泥硬化;場區檢修道路壓實并定期維護;生產管理區及周邊進行了綠化,已完成綠化面積約40m2;目前風場區域內自然恢復情況較好。
水環境影響:施工期:施工廢水經沉淀池處理后,用于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施工人員清洗廢水分散排放,自然蒸發;施工人員糞便通過修建3座旱廁收集,施工結束后填埋處理。運行期:升壓站生活污水定期清運至監控中心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活污水經20m3化糞池和0.5m3/h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收集至300m3的儲水池,處理達標后回用于廠區綠化和道路抑塵等。
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期:能較好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運行期:冬季供暖采用電暖設備供暖,無大氣污染物排放。
固廢處理措施:施工期:棄方全部內部調配,無棄渣場;施工廢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由施工單位統一外運至指定生活垃圾填埋場統一填埋處置。運行期:生活垃圾收集后外投處置;設置了危廢暫存間,定期收集油式變壓器產生的油污抹布;針對330kV升壓站,油變升壓器周邊設置了事故圍堰,并建設了一座防滲事故油池。
聲環境影響:施工期:采取選用低噪聲設備、強施工機械維護、加強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員防護等措施。運行期:變器采用逆變器室隔聲;水泵設立在地下并設置墻體隔聲。
3、項目名稱:甘肅玉門橋灣第三南風電場100MW工程
建設地點:地處甘肅省酒泉地區瓜州縣與玉門鎮交界處
建設單位:甘肅中電酒泉第四風力發電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蘭州煤炭設計研究院
項目概況:橋灣第三南風電場安裝66臺1500kW的金風GW77/65型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0MW。年利用小時數2009h,年上網電量19890.22萬kW?h。
環保措施落實情況
生態環境影響:制定了施工計劃;對施工范圍進行放線控制,控制施工人員及施工機械作業范圍;現場未遺留棄渣堆;嚴格控制道路占地;工程臨時占地區地表植被基本得到自然恢復,恢復面積約34.06hm2;臨時道路除留設3m寬作為永久道路,通過采取鋪設礫石進行恢復;臨時建筑均已拆除,土地已恢復平整。
水環境影響:施工期:生活污水就地潑灑。運行期:生活污水經6m3化糞池處理后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排至60m3蓄水池;廚房配套設置隔油池1座,餐飲廢水經1m3隔油池隔油后進入化糞池同生活廢水一同處置。生活污水經化處理后排至蓄水池,夏季回用綠化及監控中心道路灑水,冬季由蓄水池收集、蒸發。
環境空氣影響:施工期:能較好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運行期:冬季供暖采用電暖設備供暖,無大氣污染物排放。
固廢處理措施:施工期:工程多余土方用于道路修筑,無外排;施工場地內配備垃圾桶,生活垃圾排至桶內,定期拉運至云門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運行期:監控中心內配置移動式塑料垃圾3個,綜合樓內配備鋼制垃圾桶8個,生活垃圾定點收集后定期運送至玉門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廢棄潤滑油、油抹布等集中收集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庫內,保修期結束后委托有資質單位清運處置。
聲環境影響:施工期:采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并為高噪聲設備作業人員配備了耳塞。運行期:主要是風力發電機轉動時產生的噪聲,噪聲影響分為單機影響和機群影響。一般所用風機風輪轉速在18r/min,產生的噪聲較小。
4、項目名稱:甘肅酒泉風電復合材料產品制造項目
建設地點:酒泉工業集中區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片區
建設單位:甘肅九鼎風電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甘肅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項目概況:該項目采用RTM成型技術,新建一條年產1500套復合材料風力發電機機倉罩生產線。
環保措施落實情況
廢氣:有組織排放廢氣主要來源于二次加工產生的粉塵、膠衣噴涂和樹脂灌注成型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二次加工粉塵經集塵罩收集后,采用脈沖袋式除塵器除塵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外排廢氣中顆粒物最大排放濃度和排放速率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標準限值要求。樹脂灌注成型、膠衣粉刷廢氣采用集氣罩+干式過濾+活性炭吸附法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外排廢氣中非甲烷總烴和二甲苯的最大排放濃度和排放速率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標準限值要求,苯乙烯最大排放速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限值要求。無組織排放廢氣主要為苯乙烯、顆粒物、非甲烷總烴、二甲苯。廠界無組織排放廢氣中苯乙烯最大濃度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限值要求;顆粒物、非甲烷總烴、二甲苯最大濃度值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標準限值要求。
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再經地埋式一體化生化處理系統處理,在工業園區通往肅州區污水處理廠的總排管網建成前用于工業園區周邊綠化,總排管建成后,經園區排污管網進入肅州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最終排入北大河。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廢水中各項污染物濃度均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限值要求。
噪聲:噪聲來源主要為磨機、拋光機、引風機等生產設備產生的機械噪聲,經隔聲、消聲、減振措施后,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3類標準限值要求。
固廢: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二次加工邊角料、除塵器收塵灰、膠衣霧滴形成的膠衣霧渣、廢活性炭、廢膠衣霧滴過濾氈以及職工生活垃圾。二次加工邊角料、除塵灰、膠衣霧渣委托酒泉市愛華節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回收處理;廢過濾氈、廢活性炭等屬于危險廢物,建設了危險廢物暫存場所,并定期送往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處理;職工生活垃圾送工業園區垃圾收集點處理。
總量:根據監測結果可知,項目顆粒物、苯乙烯、CODcr年排放量均低于環評批復總量指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