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電源結構中,火電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清潔能源占比穩中有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對于發電行業來說,如何抓住利好信息,在向污染宣戰的同時,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是諸多代表所關注的。
從嚴控制煤電開發
隨著最嚴環保法的正式實施,在傳統火電行業,節能減排的呼聲有所減弱,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成為焦點。
“對于新上煤電,可啟動新一輪‘上大壓小’,以控制煤電總量,這樣也可進一步加快淘汰產能落后煤電機組。并且,新上煤電必須是超超臨界、大容量、高參數的機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大唐集團總經理助理,大唐廣西分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戴波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逢民也建議,加強對電力節能環保調度監管,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優先調度高參數、大容量、低能耗機組發電,限制能 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機組發電。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新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鋼強烈要求控制煤炭的直接燃燒使用,加強對污染企業的執法力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李小琳亦有相同觀點,建議進一步加大小鍋爐關停和散燒煤控制力度,在“十三五”能源規劃中,將集中供熱普及率、發電和集中供熱用煤占比等指標作為重要的約束性能源利用考核指標,同時實施環境指標考核倒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