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疆代表團的審議時提出,新疆要做大做強能源產業,發展非能源產業,防止產能過剩。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到新疆代表團駐地看望新疆代表時也表示,國家能源局將按照“一帶一路”部署,進一步加大新疆能源的開發力度,包括能源大通道建設。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新疆能源產業利好浮出,新一輪能源產業崛起態勢將上演。究竟哪些能源產業會在“新機遇”中嶄露頭角,加速能源產業發展,新疆該如何作為?為此,記者采訪了我區部分能源企業和專家學者。
提速能源通道建設
新疆依托資源稟賦,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對于加速能源產業發展來說,自治區已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其中“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就是典型例證。
位于阿勒泰地區的新疆吉木乃廣匯液化天然氣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投資建設了跨國能源通道項目薩拉布雷克至吉木乃天然氣管道,這是我區參與跨國能源通道建設的第一家民營企業。
該管道于2013年7月正式投產通氣,全長約115公里,設計日輸量150萬立方米,設計年產能達5億立方米。預計2015年進口天然氣將達5億立方米。
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他表示,對新疆來說,進口天然氣只是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發揮作用的第一步,真正的關鍵是如何“走出去”。不斷提高能源資源的附加值,并輸送到內地市場去。同時,開發能源產業優勢更應該關注如何提高當地用量并對當地老百姓帶來實惠。
王曉坤介紹,新疆能源資源儲量豐富,最具優勢的煤電煤化工、天然氣發展潛力無限,尤其是新疆在清潔技術、清潔能源和煤炭資源深加工方面都有絕對優勢。“煤炭資源無疑是新疆最需要提高附加值的資源,而 ‘三基地’定位中的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已經指明了新疆煤炭資源的發展方向。”王曉坤說。
爭做能源外送排頭兵
華能新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毅告訴記者為實現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實現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煤制氣產能40億標方/年,煤炭產能2500萬噸/年的“十三五”目標,公司已制訂了具體措施。“比如,公司繼續立足‘兩大基地’,加快‘三個外送’項目推進力度。快速推進吉木薩爾2×66萬千瓦電廠項目的前期與建設工作,此外,準東大井礦區六號井煤礦全力推進項目核準工作,爭取今年上半年取得突破……”說起計劃,何毅如數家珍。
何毅介紹,公司一直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根據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充分發揮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作用,深入開展周邊國家戰略形勢的分析,加強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土耳其、格魯吉亞等國家能源部門的對接,力爭項目早日落地。
自治區發改委經濟研究院能源與交通研究所所長裘品姬說,新疆是我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新疆能源產業的發展必須在國家大能源戰略的輪廓之中。拿電力能源來說,新疆電力能源生產富余,而國內市場的需求卻處于下降趨勢,這就需要新疆的發電企業依靠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大背景,積極拓展國外市場,開展區域性合作,轉移產能,努力“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