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一大早,由華創風能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0臺1.5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在內蒙古賽汗塔拉風場調試成功,首批機組已順利通過驗收,成功實現并網發電,運行指標達到和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實現了兆瓦級風電機組自主品牌發展的跨越,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國外在兆瓦級風電機組核心技術上的壟斷。
依靠自主品牌撐起風電一片藍天
2006年10月21日,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國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出廠之時,在場的專家學者曾表示:華創的崛起,標志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力機組技術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中國兆瓦級機組完全自主品牌從無到有的跨越。
公司董事長趙炳勝說,在企業成立之初,華創就制訂了自主創新的前瞻性發展策略,秉承“自立自強、創新創業”的企業精神。到目前為止,華創已經擁有了多項國內專利和發明專利,在多項關鍵性核心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作為國家“863”計劃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創兆瓦級以上240小時試運行的整體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通過專利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是華創風能得以取得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手段。由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負責產業化的國家“863”計劃項目之一的1.5兆瓦風電機組,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與價格優勢,并可在變化風速條件下獲取最大能量。而且發電機齒輪箱等四個核心部件方面,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促進了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搶占制高點
根據國家規劃,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將達到500萬千瓦,風電機組要達到70%國產化率;到2020年風電裝機累計達到2000萬千瓦。這個規劃目標給風電設備制造廠家展示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風電機組制造市場每年可形成200億元到400億元的需求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