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日前批復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首個監管周期(2015-2017年)電網輸配電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2015-2017年深圳市電網平均輸配電價水平分別為每千瓦時0.1435元、0.1433元和0.1428元,比2014年的每千瓦時0.1558元下降1分多錢。
這是我國第一次以電網總資產為基礎,在成本監審基礎上,按準許成本和合理收益原則核定的輸配電價。另悉國家發改委還批復了蒙西電網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為全面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創造條件。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許昆林介紹,國家發改委會同廣東發改委對深圳市電網2012-2014年歷史成本進行了嚴格的成本監審,在成本監審核定的歷史成本基礎上測定了2015-2017年成本費用,并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測算2015-2017年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
“我們核減了不應納入輸配電價測算的,與輸配電業務無關和無償接收用戶、新增的不符合規劃、超前投資的固定資產;通過調整折舊年限和修理費率等,核減折舊費和運行維護費。”許昆林說,“有些成本費用也要隨著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壟斷行業工資調整逐步核減降低。此次批復的2015-2017年深圳輸配電價水平,比2014年實際水平每千瓦時低1分多錢,這是此次改革試點的主要成果,受益者是廣大電力用戶。廣東省發改委將根據2015年輸配電價下調情況,提出降低深圳市電力用戶銷售電價方案并盡快實施。”
對此,參與此次電價核算的深圳市發改委價格處副處長譚茂芹表示,“不應納入輸配電價成本測算的資產被核減了25%-30%。過去電網建變電站,建多少,建多久都是電網自己決定,投入費用也無人監管,現在要一一核實。”
深圳供電局2015年至2017年的綜合線損率均按4.1%計算,實際運行中線損率超過或低于4.1%帶來的風險或收益均由深圳供電局承擔。“2015年至2017年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預測的銷售電量分別為778.45億千瓦時、811.02億千瓦時和846.71億千瓦時。電網收益將減少七億多元。”南網深圳供電局副總經理胡帆表示。
南網總會計師李文華也提出,今后要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規范投資行為,加強成本約束,提高運營服務水平。
“今后要強化約束網絡型壟斷企業,包括一些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行業的成本,使其公開透明,接受監督。輸配電價改革要為上網側和銷售側建立電力交易市場,培育市場主體。”許昆林進一步說,“當實際輸配電收入超過當年輸配電準許收入一定幅度時,相應調整輸配電價和市場化定價以外的銷售電價,同時妥善處理交叉補貼。逐步取消不同電壓等級、不同用戶類別銷售電價之間的交叉補貼。在交叉補貼取消前,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的輸配電價,應適度包含交叉補貼,確保電價改革平穩推進。”
“目前國家發改委沒有披露深圳輸配電價成本測算的具體數據和計算過程,根據此前頒布的試點方案,從事輸配電業務之外的售電人員薪酬等其他費用都包括在準許成本中,改變盈利模式的意義大于精確測算。此外,也期待如試點方案所言,在相關條件具備時,輸配電價制定可在分電壓等級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負荷特性對輸配電成本的影響。”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