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要繼續進行資源性產品等價格改革,其中將“適時調整風電上網價格”放在首位。
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呼吁,調電價不是把風電電價降下來,而是用更合理的電價去支持風電發展;適時調整風電價格,可以考慮出臺海上風電電價,或者調整不同風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標準,但從總體上降低風電上網電價還時候未到。
歷史地看,風電發電成本呈下降的態勢,風電電價的補貼水平也必然逐漸降低,電價補貼政策的最終目標是讓風電價格與常規能源價格相比具有市場競爭力。但是相比2009年,近幾年風電棄風限電導致開發商損失嚴重,可再生能源附加資金下發嚴重滯后,企業現金流緊張。
而與此同時,風電項目建設工程造價、風電場征地成本以及人工費等卻持續上漲,各地風電項目用于水土保持、環境評價、檢測驗收和資源附加費等投入不斷增加。此外,很多風電設備或未出質保、或剛出質保,實際經營期還未開始,風電項目真實的成本和利潤狀況尚不具備評估條件。
21財經情報點評:從歷史來看,發改委調高補貼的可能性不大,棄風的問題恐怕也不應該用提高補貼的辦法來解決,有意義的還是理順電網與風電運營商之間的利益關系;行業協會出面帶頭呼吁,背后恐怕降價的擔憂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