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海洋是潛力巨大的資源寶庫,也是支撐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我國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海洋經濟取得顯著成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進一步提高海洋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對于提高國民經濟綜合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海洋經濟加快調整優化的關鍵時期,要準確把握海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堅持陸海統籌,科學規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發展,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有關精神,編制《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作為“十二五”時期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行動綱領。
本規劃涉及的區域包括我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其他管轄海域以及海洋經濟發展所依托的相關陸域(未包括港、澳、臺地區)。本規劃涉及的海洋產業及海洋相關產業包括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鹽業和鹽化工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水利用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游業、海洋文化產業、涉海金融服務業、海洋公共服務業等。規劃期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規劃背景
“十一五”期間,我國海洋經濟快速發展并取得顯著成就。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海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第一節 發展成就
海洋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我國海洋經濟年均增長13.5%,持續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速。2010年,海洋生產總值近4萬億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和沿海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9.9%和16.1%,較“十五”期末分別提高了0.3個和0.8個百分點;涉海就業人員3350萬人。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沿海地區產業集聚水平顯著提高。隨著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沿海地區區位優勢日益凸顯,產業空間布局趨于優化。“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強了對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分類指導,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發展規劃,沿海地區增長極不斷涌現,一批臨港臨海產業園區快速崛起,海洋經濟的規模效益明顯提升。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三大區域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8%。
海洋新興產業快速起步。海洋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海上風能發電技術進入商業化運行階段,潮流能、波浪能發電技術進入示范運行階段,海水提取鉀、溴、鎂技術進入工業化試驗階段。以海洋高技術為支撐的海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年均增速超過20%。2010年,海水利用業增加值近9億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海洋可再生能源業增加值近40億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三番多。同時,郵輪游艇、休閑漁業、海洋文化、涉海金融及航運服務業等一批新型服務業態加快發展,成為“十一五”期間海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重大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10年,沿海港口千噸級以上泊位通過能力超過55億噸,深水泊位1774個,較“十五”期末分別新增30億噸和661個,港口設施大型化、規模化、專業化和航道深水化水平大幅提升。青島海灣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大橋、廈漳跨海大橋、南澳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崇明長江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等一批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相繼建成或開工建設。重大海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加快了生產要素流動與區域經濟融合,促進和支撐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
海洋產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海運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10年底,超過億噸的港口20余個,貨物吞吐量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海洋油氣生產跨入大國行列,2010年海洋油氣產量超過5000萬噸油當量;造船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造船工業的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新承接訂單量均居世界第一,船舶出口覆蓋全球169個國家和地區;海水工廠化養殖和遠洋漁業捕撈能力顯著增強,海洋水產品加工和出口能力不斷提高。隨著海洋產業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海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第二節 機遇挑戰
經過“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我國海洋經濟邁上新臺階,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二五”時期是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階段,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好各種有利條件,努力保持海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國際產業分工和轉移加快,科技創新孕育新的突破,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促進了海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這為我國加快實施海洋經濟“走出去”戰略,推進海洋經濟在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進一步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發展空間提供了良好條件。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隨著能源資源競爭的不斷加劇,圍繞海洋資源的權益爭奪將愈演愈烈;地區性摩擦和沖突頻發,主要國際航線面臨的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日趨嚴峻;海洋生態環境約束日益顯現,全球氣候變化與海洋災害影響加劇等問題更加突出,這些因素對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