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就陸續有風機企業縮小規模,裁員應對。今年,全球最大的風機制造商維塔斯也宣布大幅裁員。
“風電企業面臨的形勢去比年還要艱難,且短期內看不到改善的跡象。”北京一名風電行業人士對本報稱。
華銳風電此前發展迅猛,但業界認為,可能正因為發展得太快,所以庫存量很大。
上述業內人士對本報稱,市場狀況雖然嚴峻,但不能簡單說過剩。不過,由于早期裝機量增長過快,電網建設沒跟上,遇到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核準裝機量大幅調低,企業確實受到很大沖擊。
國內其他幾家較大風電企業的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均表示目前不會裁員,并對行業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上述業內人士則對本報稱,風電建設和電網建設需要協同,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有前幾年那樣速度的增長了。
律師稱華銳風電未違規
一位不愿意具姓名的律師認為,三方協議并不代表勞動合同,沒有形成勞動關系,大學生畢業以后到企業報到之后簽訂勞動合同才需要通過勞動法執行。如果在三方協議中有約定,雙方就應該按照約定進行,加蓋“華銳風電”大章的三方協議中有“雙方任何一方違約,須賠償對方經濟損失2000元”的條款,因此華銳風電提出解約并向學生支付2000元違約金合規合法。
哲靈投資馬驥表示,從國家政策來看,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對新能源方面的政策很少。可能由于技術的原因,風電發電的電網、技術性的原因、材料耗能比較大以及其他因素,風電行業也沒有出現擴產、扶持,整體行業看起來比較暗淡。行業龍頭如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業績都不好,難以從發電方面賺錢,基本都是靠國家補貼。
馬驥指出,華銳風電在行業中全國前三,世界排名第四,但是行業不好也沒有辦法。新能源的子行業逐漸被市場看淡,研究機構也看不清該風電行業的未來,前景不明朗。因此現在對該行業做價值投資非常不值。盡管現在股價下跌很兇,但是里面還存在很多成本很低的大小非,投資者最好不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