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水電是國家積極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截至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11億千瓦,新增核準水電規模1,322萬千瓦,在建水電約為7,700萬千瓦。目前我國水電開發程度僅為40%左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水電仍存在很大的開發余地。從我國水電的發展情況和國家的水利水電政策看,十二五期間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仍處高峰期。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億千瓦,較2010年底仍有近1億千瓦的水電裝機容量尚待建設。
預計到2015年水電裝機將達到2.6億千瓦,年均增加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每年將新增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水電機組30多臺。按每臺大型水電機組需要齒輪鍛件500噸計算,年均需求齒輪鍛件約2萬噸。
四、起重、冶金設備
“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發展起重設備、冶金設備等工業領域,上述工業領域的快速發展,帶動重型裝備需求量的增長。用于起重設備、冶金設備的專用齒輪正在從軟齒面向硬齒面發展,硬齒面齒輪雖然單價較高,但在耐磨能力和使用壽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未來3-5年內我國大功率的重載齒輪會全面轉為使用硬齒面齒輪。
起重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港口機械、煤炭工業、石化設備、環境保護業等行業,是高速重載齒輪最大的市場之一,起重設備行業對齒輪產品的需求額約占需求總量的30%。而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我國起重設備行業也發展迅速,十一五期間,我國起重運輸機械行業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發展,2010年我國起重運輸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670億元。而傳動設備產值約占起重機行業產值的8%-11%之間,市場規模約為270億元,相關齒輪鍛件需求量約為70-90萬噸。
冶金機械中各產品對傳動設備的需求具有不同的特點,如:轉爐傾動裝置主要使用低速、重載、大速比、啟動頻繁的圓柱齒輪減速器和行星齒輪減速器;軋鋼機主要使用高強度、高精度、高壽命、高可靠度和足夠承載能力的齒輪,使傳動設備的專用性強,技術要求高。冶金行業未來雖然產量將平穩增長,但對齒輪傳動設備的需求增長迅速。一方面因為冶金行業在新建項目的同時持續淘汰落后產能,使產能總體增長不大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將繼續攀升;另一方面各冶金企業技改壓力不斷增大,技改頻率不斷提高。以前冶金行業固定資產運營了5-10年后才需要更新改造,否則技術老化,而近幾年更新改造的周期縮短到2-3年,使冶金行業更新改造投資占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逐年加大。預計到2015年,冶金行業對傳動設備需求將達到48億元以上,對齒輪鍛件需求約15億元,需求量約15萬噸左右,年均需求增長15%左右。
除了上述行業外,齒輪鍛件還廣泛應用于礦山機械制造業、水泥建材生產設備制造業等重型裝備制造業。
五、機車、船舶等運輸設備
機車傳動設備主要用于鐵路機車和城市軌道交通。我國未來鐵路建設發展規劃為鐵路機車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十一五”期間國家鐵路機車車輛購置和改造總額為2,5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21.5%,相比“十五”期間的950億元,增幅超過160%。在鐵路運輸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對機車的需求也迅猛增長。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多個大城市向國家主管部門上報了新增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預計2015年前后計劃建設軌道交通線路總長約2,100公里,總投資超過8,000億元。綜合以上兩類需求,預計到2015年,我國需新增機車超過6,000輛,年均需求量超過1,200輛,每臺機車傳動設備的造價在1000~1500萬元。預計到2015年前,機車傳動設備的需求量將會持續穩定增長,而且隨著機車速度的不斷提升,對傳動設備中齒輪鍛件的質量要求也會越發嚴格。預計到2015年,該行業對傳動設備需求將達到15-20億元以上,對齒輪鍛件需求約4-6億元,需求量約3-5萬噸左右。
造船工業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具有極強的產業關聯特性。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貿易額持續增長。由于貨物船舶運輸運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是最經濟、環保的運輸方式。因此,當今國際貿易貨物中近90%由船舶承運。國際貨運船隊以年均2-5%的速度擴張,目前運力已近10億載重噸(DWT),每年更新需求即達3,000萬載重噸。另外,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貨運需求增加而帶來的船隊運力需求不斷增長。船用傳動設備為船舶的核心部件,船舶噸位的增大使得對傳動設備的技術要求日益提高,對齒輪鍛件需求旺盛。預計到2015年期間,每年新增20萬載重噸船150艘,按每艘船需齒輪鍛件600噸計算,需鍛件9萬噸。
六、其他行業及國際市場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