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上風電項目離岸距離及水深
海上風機的安裝難度大、安裝周期長,安裝成本遠高于陸上風機,長期以來,高效化的吊裝方式成為降低海上風電成本的有力手段。從平底駁船、地面起吊機,到半沉式起吊船、自升自航式吊裝船,更大吊重、更高起重高度、 更好精確度的風電安裝船舶提高了安裝效率,降低了安裝成本。
試驗項目所獲得的一手資料可用于評估某項風電技術開發的可行性、某海域風電資源的經濟性等,為后續大規模開發提供參考和積累經驗。各 國均采用“設點試驗-積累經驗-規?;\用”的模式驗證海上風電技術,我國經過多 年的經驗積累和數據采集,海上風電將呈現厚積薄發的態勢。
我國海上風電試驗項目統計
2014 年 6 月,發改委出臺海上風電上網價格政 策,對 2017 年前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制定上網電價 0.8 元/kwh,潮間帶風電項目上 網電價為 0.75 元/kwh。同年,上海市出臺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 扶持辦法,對海上風電給予 0.2 元/kwh 的電價補貼,期限 5 年時間,單個項目年度 最高補貼額度不超過 5000 萬元。2015 年 9 月國家能源局在海上風電對外通報中鼓勵 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向省政府建議并積極協調財政、價格等部門,基礎上研究出臺本地區的配套補貼政策,隨著十三五能源規劃的出臺,后續沿海省份海上風電補貼政 策有望落地。
2016 年 1 月,發改委出臺全國碳排放 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將電力、石化、鋼鐵等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 場第一階段重點覆蓋領域中。目前我國已有 7 個碳排放交易市場,截止至 2015 年底 共覆蓋 2052 家控排企業,累計配額交易量超過 5365 萬噸,累計成交量額超過 19.5 億元。2010 年上海東海大橋風場以 38.24 萬歐元價格向英國碳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出 售 3.02 萬噸減排量,后續海上風場將可以通過國內碳排放市場交易減排量。
2016 年 3 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對 2020 年各省級行政區域全 社會用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比重指標做出規定,要求,各發電企業(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 9%以上,并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交易機制,各發電企業可以通過證書 交易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的要求,而目前我國發電量結構中非水可再生能 源占比約 4.1%。2016 年 4 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要求建立燃煤火電機組承擔非水 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的機制。非水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為包括海上風電在內的新能源 發電產業拓寬了項目收益方式。
我國各類能源發電量統計
2015 年全國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 1727 小時, “棄風”率達到 15%,同比上升 7 個百分點,“三北”地區棄風率更高達 30%, 距 離負荷中心過遠、輸電通道不暢等因素是限制風電有限利用的原因。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用電需求集中,電網調峰能力好,有較強的風電消納能力,適于海上風 電建設。2010 年 7 月投運的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 1 期,至2016年 4 月,發電量超過 13億度,折算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超過 2166 小時,遠高于陸上風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