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已經成為海內外有識之士的共識,目前我國海上風電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較為緩慢,相關管理制度、政策正逐步健全完善,毫無疑問我國海上風電迎來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挑戰。10月15日下午,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海上風電開發論壇”在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開發商、設計院、施工方等各方面海內外專家齊聚一堂,共商海上風電未來發展。
論壇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高虎主持。八位與會專家從多元化、國際化的視角共同探討了目前我國海上風電的現狀,積極為破解發展瓶頸建言獻策。與會專家一致看好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前景,認為 “十三五”期間將是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階段。
嘉賓精彩發言片段如下:
中廣核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章建忠
關鍵影響我國海上風電建設進程的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首先,電價過低。目前來看,海上風電的0.85元每千瓦時的電價給開發商造成較大壓力。其次,我國的海上風電場大都處于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交替影響的區域。這些區域氣候變化大,頻繁遭遇臺風、暴雨、潮汐、巨浪等天氣,對項目施工建設產生一定影響。最后,進口風電機組成本太高,國產風電機組關鍵技術依然有待完善,項目周邊缺乏大規模的電網基礎設施,產業鏈配套亟待完善。
大唐新能源華東公司書記 趙翔飛
自大唐新能源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陸上、海上風電以及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包括項目運營。在海上風電方面,我們參與比較早的投資項目是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風電場。該項目是我國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具有重大的參考意義。近一兩年來,我們一直積極與國內的開發商、設備制造商共同探索。未來我們將堅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快發展步伐,我們愿與社會各界朋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我國海上風電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新能源工程設計院副院長 趙生校

地質條件、水資源條件等客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不同國家在開發海洋風電上所采取的不同對策,以及進程緩慢程度。就我國海上風電資源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兩點:第一,風電機組轉速要比歐洲高風速區的風電機組大兩耗,要用偏低的額定轉速。第二,做好造價控制。整體來說,從選擇項目開始,整個設計規劃都要精益求精。此外,我們必須一邊向歐洲先進國家學習,一邊自己積極探索與摸索,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標準,并通過實踐不斷完善,推動海上風電技術的進步。
江蘇龍源振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王徽華

通過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國外海上風電在裝備和技術方面發展非常成熟。國內海上風電施工裝備緊缺,將可能形成海上風電發展的一個新瓶頸。未來幾年我國海上風電發展必將保持良好的勢頭,我們必須積極借鑒歐洲現有的裝備和技術,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優化,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為海上風電建設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