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不久,各大電力企業開始陸續涌進云南,與地方政府簽訂風電開發協議,云南業幾乎成了這些能源巨頭的必爭之地。
僅以2010年6月舉行的第18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為例,在所有簽約項目中,新能源總投資就達到200億元,其中,風電項目17個,太陽能項目1個。國電、華電、華能、大唐4大發電集團均與多個州市達成簽約意向。
同年7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簽署了《能源合作框架協議》,確保至2015年在云南實現投資100億元,并與玉溪、楚雄、西雙版納、普洱、曲靖、紅河、昭通、臨滄、 麗江9個州市的15個縣(市、區)簽訂了風能資源開發協議,規劃38個風電場。
“這些不過是云南風電開發的冰山一角,目前在云南從事風電開發的大企業已有20多家,這當中不僅包括五大電力集團、‘四小豪門’,還包括三峽、葛洲壩、魯能以及云南本土的能投、城投等,跑馬圈地、開發混亂的問題比較突出。”某電力集團云南分公司負責人豐涌坦言。
豐涌直言,云南風電產業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現在他并不看好云南風電產業的發展前景。在他看來,多頭開發的結果是誰也別想發展壯大,現階段,各開發企業跑馬圈地爭奪資源的熱情遠大于實際建設的熱情。
2
千萬瓦路條已發出
不過,跑馬圈地的背后,云南風力資源的吸引力也可見一斑。
在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3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據中,有一項數據值得關注:2013年,云南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排全國第一,達到2919小時,較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2080小時高出839的小時。
而省能源局此前發布的風電場規劃報告也顯示,全省可開發風電裝機達3300萬千瓦以上。目前云南建成投產的風電總裝機僅占可開發總規模的5%,云南還有95%的風電資源可開發利用。
“現在全省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230萬千瓦,在建的有300多萬千瓦,還有400多萬千瓦是已核準未建或者省能源局已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風電項目。到2012年底,省能源局累計發放的路條已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豐涌透露,經濟效益是吸引眾多企業爭相進入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