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分析:
通過現(xiàn)場觀察后,擬從以下的幾方面原理進行分析:
?。?)潤滑脂的組成
潤滑脂是由潤滑油(基礎油+添加劑)與稠化劑調和而成的。稠化劑的結構是三維纖維或顆粒網狀結構,具有很多的孔隙,潤滑油就充斥于這種結構當中,因此可以把潤滑脂看成是一塊充滿潤滑油的海綿。
(2)潤滑脂的潤滑原理
當潤滑脂在受到外力時,其中的潤滑油會在潤滑點負載區(qū)域釋放出來,即析出,而起到潤滑作用;當外力消失的時候,析出的潤滑油會有一部分重新吸收回潤滑脂中,還會有一部分留在潤滑點負載區(qū)。真正起到潤滑作用的潤滑脂中的潤滑油,而不是潤滑脂本身。
?。?)潤滑脂對軸承的潤滑保護
潤滑脂析出的潤滑油可以使軸承滾動面及滑動面間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以防止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從而減少軸承內部摩擦及磨損,防止燒粘,其主要作用如下包括:減少摩擦及磨損、延長疲勞壽命、冷卻、密封、防銹等等。
(4)潤滑脂的溝流特性(成溝性)
成溝性是指潤滑脂在軸承中連續(xù)工作是形成溝槽的趨向,這樣滾道旁一部分未工作的潤滑脂構成溝槽的槽壁而形成油池,同時也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主軸軸承垂直于地面工作,直徑為2.3m, 滿發(fā)時的轉速為18rpm,因而具有很大的線速度為2.35m/s,滾子在不斷地旋轉過程中,潤滑脂受高頻剪切,不斷地析出潤滑油,該油在滾子表面負載區(qū)域形成油膜,并起主要的潤滑作用,這就是我們所觸摸到的無色油膜;同時基礎油會降低油脂對滾子的粘附能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滾子表面的紅色潤滑脂會滑落,這就是我們所觀察到的滾子端面(有少量潤滑脂)及其工作面為光亮金屬色的原因;
在主軸軸承中的絕大多數(shù)潤滑脂相對于主軸軸承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是通過潤滑脂的析油和少量潤滑脂的流動向潤滑點補充新脂。多數(shù)情況下一定稠度的潤滑脂能夠在軸承中形成溝流狀態(tài),有利于軸承的密封(潤滑脂溝槽槽壁)和降低軸承溫升(析出的潤滑油形成油池),每當主軸承滾子經過油池時,析出的潤滑油都會附著在滾子的表面,而潤滑脂過大的粘附性反而會增加軸承溫升和功率消耗,不利于軸承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