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突圍中,華銳仍將堅持原有的‘兩海戰略’,即大力進軍海上風場和海外市場。”華銳風電(行情,問診)副董事長陶剛在2013年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這兩大市場增長潛力巨大,而且華銳在該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作為國內最大的風電機組制造商之一,華銳風電在中國風電高速發展時期曾長期占據國內市場的榜首位置,近兩年,隨著風電行業整體產能的爆發式增長,在競爭加劇、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華銳風電的業績隨之大幅下滑。如今再次明確提出“兩海戰略”,華銳能否突出重圍?
發力“兩海戰略”
“在當前的經濟和行業形勢下,華銳已經把業務的側重點放在海上和海外市場。”陶剛之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隨著國內風電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華銳下一步仍堅持實施“兩海戰略”。
據陶剛介紹,在海上風電市場,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場34臺3兆瓦風機、2011年安裝運行的5MW海上大型風機等都是華銳產品,近期將開工的江蘇濱海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將應用100臺3MW華銳風電機組,華銳還在2012年上海臨港海上風電項目17臺6兆瓦風機中標。在海外市場方面,華銳已進軍北美、南美、歐洲、非洲等國際市場,2012年中國共有7家風機制造商向國外出口機組,共發運數量為225臺套,容量為430.45兆瓦,華銳產品占總出口量的41%。
事實上,據本報記者了解,自2012年10月份以來,華銳風電已經累計注銷的子公司多達17家,其中有8家為海外子公司。2012年報顯示,華銳風電國際子公司的經營狀態非常不好,公司全資控股的10家海外子公司全部處于虧損狀態。
“基于之前風電產業發展迅速、公司綜合實力強勁,華銳風電提出兩海戰略的宏偉思路,這不僅表明公司管理層對風電行業信心十足,還將未來產業發展重心集中到海外市場和海上風電領域,為公司在行業樹立龍頭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礎。”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告訴記者,然而事實證明華銳風電發展速度過快、過猛,戰略清晰而戰術模糊使其迅速讓出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