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保險公司而言,風電行業是一個比較新的業務領域。面對一個潛在的新興市場,盡管很多保險公司表現出極大興趣,也開展了相關業務,但現階段一些原因仍導致保險公司難以大規模地開展風電保險業務。
風電行業規模化發展初期的潛在風險是很多保險公司的首要顧慮。盡管國內的風電裝機規模已超過歐美國家,但行業發展仍處于規模化發展初期,在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中國的風電技術大多源于歐洲,在此基礎上生產的風力發電機組是否適合國內的環境還有待驗證,加上中國設備制造企業的質量控制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目前生產或在運行的風電機組存在一定的質量隱患問題。而且,近兩年中國風電機組制造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很多機組的報價一路暴跌,業內普遍認為價格的大幅下降有可能影響風電機組的質量,對質量的憂慮也讓很多保險公司在大規模介入這一行業時躑躅不前。國內一家在風電領域經驗較豐富的保險公司的財險部經理表示,目前公司風電保險業務的客戶主要以風電場開發商為主,與風電設備制造商還未有業務往來,考慮到風險系數較大,未來開展此類保險業務還需要進行詳細的風險查勘和市場分析。
市場規模相對偏小、贏利水平偏低也是影響保險公司大步進軍風電保險市場的重要因素。據統計,目前風電保險的保費收入占全行業的保費收入不足0.01%,這遠遠比不上占據市場份額70% 的車險保費收入。同時,風電保險的低費率和高賠付也讓保險公司在這一業務上贏利偏低,承保風電保險業務的動力更是不大。徐凌處長表示,人保根據以往的承保數據嘗試計算風電保險的純風險損失率并制定費率,但是綜合各種因子計算得出的建安工險理論費率卻比目前風電保險市場上的實際交易費率高十倍左右。這就意味著,保險公司開展這項業務承擔了很大風險,一旦發生風電事故,保險公司的賠付金額將遠遠高于保費收入。面對這一境況,盡管保險公司也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如承保風電項目時提高保費費率、設置除外責任等,再如吊裝風電機組時指定事故率低的吊裝公司,要求有經驗的現場施工人員,實施嚴格的風險管控措施等,但高額的賠付金額還是讓保險公司處于虧損或微贏利狀態。

缺乏大規模介入風電行業的能力和條件也使得國內大部分保險公司在承保風電業務時力不從心。一方面,中國保險業的整體水平與歐美各國歷經數百年后發展形成的保險市場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傮w而言,國內保險公
司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和規范,經營理念也有待改進。當前市場占有率是多數保險公司的第一要務,為搶占市場,很多公司貿然進入不熟悉的風電領域,甚至承諾過高的費率折扣,發生事故后發現難以承擔高額賠付時只好采取拖延賠付或是拒絕賠付的下策。另一方面,中國大多數保險公司介入風電領域是在2006 年以后,缺乏長時間的數據和經驗積累,通常難以確切掌握風電行業的風險概率和損失程度。此外,我國風電保險市場上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發展不夠成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風電保險的發展。保險業內的相關人士認為,與其他保險業務相比,保險公司開展風電保險業務除了缺乏擁有保險和風電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也很難找到具備風電事故檢測、定損能力的權威第三方機構,設備出險后無法由國家級的權威專業機構參與定損并出具檢測報告,公司與投保企業難以就定損問題達成一致。
風電企業的投保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