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中斷險、產品質量保證險和公眾責任險等為代表的傳統型保險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如圖2 所示),保險公司也根據新能源行業的特殊性逐漸增加了一些擴展條款來覆蓋行業風險。為保障日常生產方面的安全,基本上所有的風電企業都會為廠房、基礎設施等物質財產投保,如企業財產險,也會要求有業務關聯的運輸公司、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等就關聯業務進行投保,如貨物運輸險、建筑安裝工程險等。就風電設備制造商而言,大型或上市的風電設備制造商轉嫁風險的意愿比較強烈,在保險上投入的心思也更多。國內某知名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的市場部負責人就表示,購買保險基本出于企業轉移風險的自愿行為。但是,中小型或是新成立的風電設備制造商投保意愿則相對弱一些,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企業更傾向于在擴大再生產、產品銷售等方面增加投入。就風電開發商而言,基本所有的企業都會購買常規的保險產品,如企業財產險、建筑安裝工程險等。
相比之下,對風電企業比較重要的產品質量保證險和營業中斷險等險種在風電行業的應用卻相對有限。可以說,中國風電企業在購買保險的產品種類和積極性方面與歐洲國家還相去甚遠。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風電企業在購買保險時呈現出兩個明顯特色,一是多數風電企業傾向于選擇內資保險公司,二是開發商投保時采用的火電和風電項目“捆綁投保”模式。
目前,內資保險公司占據著國內風電保險市場的大量份額。由于對國外的保險公司缺乏了解,風電企業投保時大多會優先考慮有實力的內資保險公司,因此,國內大型保險公司或以電力企業為股東背景的財險公司往往成為風電企業投保的首選。不難理解,首先這兩類保險公司承保的風電保險業務相對較多,積累了一定經驗。國內某風電開發企業的財務部經理坦言,由總公司出面與國內的大型保險公司合作,不管是在保險產品的選擇上,還是在事故發生后的理賠事宜上,雙方的合作都比較融洽,企業對保險公司的服務也比較滿意。其次,與內資保險公司“寬進嚴出”的承保風格相比,外資保險公司的前期核保工作更為嚴格,核保通過率相對較低。因此,相對嚴格的核保要求常常讓國內風電企業更愿意選擇為自己所熟知并且合自己喜好的內資保險公司。
選擇與火電“捆綁投保”則是國內多數有國有電力集團股東背景的風電場開發商的投保模式。我國火電保險業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相對成熟,因此,有多年經營火電項目經驗的國有電力集團在投資風電時,對保險也比較關注。他們通常會要求保險公司承保火電項目(燃煤發電項目)的同時承保集團開發的風電項目。為承保業務量更大的火電項目,即使對承保某些風電項目意愿并不強,但是在權衡綜合利益后,很多保險公司也會接受火電和風電項目的“捆綁投保”。不過,業內某資深風電專家認為,風電項目與火電項目的“捆綁投保”,很容易導致風電項目按火電項目的保單或參照其保單投保,火電與風電項目的風險環節并不完全一致,險種和條款可能不符合風電項目的實際情況,風險可能難以全面覆蓋。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二者的“捆綁投保”能夠使保險公司通過火電保險業務的低風險來平衡風電項目的高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風電保險的發展。
應該說,風電和保險的結合是這兩個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相互需求。但是,在中國,這種潛在的需求還未被充分喚醒。作為風電保險市場的主要參與方,風電企業和保險公司在合作中都有自己的顧慮。
保險公司的承保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