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電發展成熟的歐美國家,保險業與風電行業的結合已非常緊密。瑞士再保險資本市場有限公司(Swiss Re)的高級副總裁Brown Stuart 表示,在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風電保險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風電企業的風險管理日趨精細和專業。除了財產一切險和機器損壞險之外,越來越多的風電企業購買各種形式的利潤損失險,如風速保險、非計劃停運保險等。通過這些風險轉移工具,風電企業的管理者和投資者可以減少不可控因素的干擾,保持風電企業的穩健經營。ICF 國際咨詢公司的高級顧問羅銳在介紹國外風電保險發展時說,盡管國際風電保險市場提供的保險產品種類較多元化,但其發展也基本是“干中學”的方式,根據長時間積累的行業數據和實踐經驗對風電保險產品和服務進行不斷調整和修正。風電行業發展初期,傳統型保險產品應用廣泛。隨著風電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保險業根據實際需求也開發了一些創新型保險產品和服務,如天氣/ 風資源衍生類保險產品、風電CDM 項目保險產品及貫穿風電項目全過程的綜合性保險產品等。另外,國外保險公司在與風電企業的合作過程中,雙方都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收益,而且這種合作已成為分散風電領域風險的一種有效途徑。作為世界風電設備制造商的老大,estas 北京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在國外,風電企業購買保險積極,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也能夠進行有效溝通,緊密協作,共同進行風險防范、規避和管理,達到雙贏的目的。
因此,國內的風電發展現狀與國外風電投保的預期成果都表明,保險不僅是分散行業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與風電的有效結合也是促使行業不斷走向成熟過程的必然趨勢。
中國風電保險市場現況
中國的保險業介入風電行業已有10 余年的時間。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產保險部工程險處處長徐凌表示,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該公司就在新疆承保了第一個風電項目。但在2005 年之前,由于國內風電發展規模不大,風電保險的市場非常有限,保險業并未將這一業務與其他保險業務加以區別,仍沿用常規的保險模式。
2005 年后,風電行業發展迅速,裝機容量連續五年翻番。這一期間,國內的保險公司開始意識到風電領域潛在的業務增長點,參與風電保險的競爭主體日益增多,很多保險公司陸續進入風電行業搶占市場。
相比國際市場,國內的保險產品對風電行業的風險覆蓋還不夠全面,譬如針對政策、風資源不穩定、風電CDM 項目碳交易等風險的保險產品還沒有出現。據調查,國內80% 以上的保險公司和投保企業認為目前的保險產品已能滿足需求,創新型風電保險產品的開發尚未提上日程。

圖2 中國風電企業購買的主要保險產品種類
縱觀中國風電保險市場,以企業財產險、貨物運輸險、建筑安裝工程險、機器損壞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