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綜合手段取得的成效,到底花了多少代價?從中央財政20個億的直接支出,但是更重要的在于我們搞好這項工作,是國務院專門出了一個2號文件,這個2號文件的含金量非常大,除了采取對于“上大壓小”,其實“壓小”以后“上大”,怎么給予優先的規劃,同時對今后的發電采取節能調度,清潔能源先上,同時加強小火電上網電價的管理,加強排放的監督,幫助關停做好妥善的人員安置等等,政策含金量比較大。往往通過這些政策的含金量,調動了一些包括中央企業、地方企業搞好關停的措施,政策的含金量包括需要花出的成本就包含在上大里面,包含在整個能源結構調整里面。我們沒有很準確地做一個統計,很多東西也沒法統計,特別是關停過程當中,人員的安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包括很多基層同志承受了很多工作壓力,和被關停企業承受了改革的陣痛,付出了一些努力和代價,很多東西甚至是無法用金錢來統計的。在我國、在中央政府建設整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過程中,體現了我們管理體制的有效和我們確實為民生考慮,因此得到群眾的支持。這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華爾街日報記者:最近華能剛剛修建了一個大型碳捕捉和儲存的電廠,這樣的技術對于中國來說還太貴,在經濟上不可行。現在中國實際上發電量很大的一個國家,而且燃煤電廠的環境影響,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很大的,您認為這個技術是不是可行?在多大的時間范圍內是可行的?是五年還是十年?
孫勤:你剛才提到華能IGCC的項目,得到發改委能源局的核準,已經開始建設。在中國要上IGCC這個項目的大型國有企業比較多,大家的積極性還是有的。作為政府的考慮,IGCC的技術,特別是后面的碳捕捉和碳封存的CC的技術還不是非常成熟。但是我們現在批準了一個項目的目的,主要讓它起到探索和示范的作用,同時在建設和運用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改進提高。應該說,清潔煤的技術是今后的發展方向,作為國家能源局支持華能在上天津這個項目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為今后在中國以及在全世界大家都來推廣清潔煤技術創造條件。
能源評論雜志記者:“十一五”關停任務已經提前一年半完成了,我們有沒有設定一個新的目標。剛才孫局長報告中也提到我們有8000萬千瓦20萬以下的小火電沒有關停,這個8000萬千瓦是不是“十二五”的目標?
孫勤:“十一五”的關停任務完成了,但是整個小火電關停的任務還沒有完成,還有20萬千瓦以下的純凝的機組,超標的機組還有8000萬千瓦,下面關停任務的難度是很大的,在人員安置問題上、債務問題上、資產關系上,后面的難度肯定會比前面的更大,但是工作還是要做。我們想今年8月份召開全國電力工作會,一是表彰前一階段在關停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單位和個人,同時也總結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有必要的話配套措施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也跟各個地方和大型企業進行商量,共同議定下一步關停的目標,具體多少,還沒有研究出來,還沒有做很好的溝通,暫時還不能告訴你一個準確的數字,但是這項工作還要繼續推進下去。
中國電力報記者:我想接著剛才的記者提問,請您預測下一步關停小火電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或者保持現在的速度,或者像您剛才所說的,隨著關停的難度加大以后會有所放緩?
孫勤:我的愿望是是希望加快,而且要盡快。我剛才講了,它的難度會越來越大。為了考慮整個人員的安置、社會經濟可接受程度的情況下要穩妥推進。具體力度怎么樣,下一步力度如何把握,我們還需要好好研究。你們有什么好的主意,或者聽到什么好的經驗,也可以給我們提出好的建議來,我們很愿意進一步進行研究。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關停的小火電機組有沒有出現反復的現象?能源局將如何杜絕這種現象的產生?謝謝!
孫勤:關停了5400萬千瓦機組都是實實在在的,但是關停的過程中,有極個別的企業有這種關完以后,由于能源的電力需求,特別是去年電力緊張的時候,又恢復供電。我們跟監察部一起做了嚴肅的查處。另外,為了保證關停的企業能夠徹底關停,我們派了400多人次的做了現場核查,建立了嚴格的監督機制。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實事求是的,我們不但要給予經濟處罰,對個人也要進行處罰,這個情況可以請郝衛平副司長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