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共同努力,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對整個改善電力結構、節約資源特別是應對當前的氣候變化的挑戰,它的意義都是非常明顯的。對于我們現在提出的促進整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做到整個電力行業的科學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新華社記者:請問孫局長,第一個問題,怎么理解“上大壓小”,目前上大和壓小針對的都是什么類型的機組?第二個問題,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關停小火電對當前經濟發展和未來的電力供應會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孫勤:剛才問到關停機組的類型,如果從燃料上分,關停的7000多臺機組,主要是燃煤的,占總比重的71%,5400萬千瓦中占了3800多萬千瓦。燃油和其他類型的機組在5000萬千瓦里面大概占29%。按照機組類型來分,分公用機組和企業自用機組,社會公用機組大概占83%,企業自備大概占17%。
關于關停小火電對當前電力供應有沒有什么影響?通過這幾年我們關停5000萬千瓦,這幾年每年新建的機組,特別是包括清潔能源的低碳機組不斷增加,現在我們每年新增機組大概在7000萬千瓦左右。因此,在金融危機期間,電力供需緩和的情況下,抓住機遇,搞好調整,既能夠做到保增長,又能做到調結構,這是一個很好的措施。
剛才問到對整個今后未來電力工業發展起到什么作用,首先對下一步的“上大壓小”積累了經驗,同時為整個電力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優化奠定了基礎。下一階段我們還要進一步做好能耗高、污染重的機組的關停工作,我們將吸取這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對一些好的還要進行表彰,確定下一階段的目標,繼續做好這項工作。
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有兩個問題想請問孫局。第一個問題,之所以能夠提前一年半的時間超額完成關停目標,是不是和自去年以來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整個用電量出現緩和有直接的關系?剛才你講了,可能我們每年還在上新的,比如達到7000萬左右的低碳和其他電力供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我們知道包括低碳的供應,包括一些大的機組上馬,可能會在地域上與之前比較散落的小機組在地域上不一定完全重合,下一步總量可能沒問題,但是在供應均衡方面有沒有影響?第二個問題,你剛才提到我們綜合使用了所謂經濟、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在關停這么多量的情況下,我們的投入是多少?有沒有一個數字?
孫勤:是不是金融危機造成供電緩和,加快了調整,你說的這個判定,我覺得有一定的根據。確實要做好結構調整,如果說電力供需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要關停這些確實難度非常大,但是利用相對緩和的時期,加快關停,確實是一個機遇。但是這不等于如果不出現金融危機,我們結構調整就不做了,可能時間會稍微長一些,不一定提前一年半就能完成這個目標。
關于新上的電源點,跟關掉以后電源點能不能彌補的問題,我們每年平均上7000萬千瓦新增的供電能力,這里面有清潔能源,也包括火電,這些火電都是大容量、能耗相對低一點的火電。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是上大壓小,在關小的基礎上上大,有的在原地或者就近上大的,這樣彌補原來關掉出現的電源缺口。第二,現在整個電網建設,特別是隨著電網技術的提高,我們現在已經有高壓、特高壓的輸電方式,它可以達到500千伏、正負660千伏,有的甚至到了更高的750千伏及正負800千伏的特高壓、長距離、大容量的電網輸送方式,現在也從技術上和使用上已經取得了經驗,也比較成熟。所以,通過不同等級的電網的調整,可以解決在電力供給上的需求和電源的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