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機組是集電氣、機械、空氣動力學等學科于一體的綜合產品,各部分緊密聯系,息息相關。風電機組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發電量的多少和經濟效益的高低;機組本身性能的好壞,也要通過維護檢修來保持,及時有效的維護工作可以發現故障隱患,減少故障的發生,提高機組效率。風電機組維護可分為預測性維護、計劃性維護和排故性維護。
1.2.1風電機組的定期檢修維護
是指風電機組的定期檢查維護和季節性維護工作。正常情況下,除設備制造商的特殊要求,風電機組的例行維護周期是固定的,即新投運的機組500h例行維護;已投運的機組進行半年或一年例行維護。部分機型在運行滿3年或5年時,在一年例行維護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檢查項目。具體定檢維護項目和周期應參照廠家提供的《維護手冊》為標準執行。
1.2.2風電機組的缺陷消除
是指消除風電機組在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因本身不良或外力影響,導致設備的運行指標異常、部件損壞或介質泄漏等不正常現象,缺陷的消除簡稱消缺。
2、風電運維的現狀分析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風電行業經過近十年的快速建設,國內風電運營公司和風電制造企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風電運營公司方面,主要是隨著建設速度的加快,大多數人員缺乏風電場的運行管理經驗,且許多新建的風電機組運行多數都在質保期內,因此,有些風電運營公司沒有意識到風電機組在質保期后可能產生的維修費用。關于風電機組本身,國內整機制造企業涉足風電機制造的時間較短,缺乏風電機組運行維護制造經驗,制造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增加了風電公司的維護成本,從而導致風電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低于預期。
目前風電場以班組為單位,把員工分成運行班組和檢修班組。這種模式是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模式在新建成和5萬千瓦規模的風電公司還能勉強運行,因為風電機組還在質保期,風電機組的檢修和維護工作主要還是由制造廠來承擔,風電公司工作人員主要還是負責運行和檢修監督方面的工作。表面上運檢是分離的,實際上雙方分工是模糊不清的。
風電場規模擴大以后,傳統的分班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風電場正常運行。隨著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此種矛盾愈加突出,運行管理和設備維護都需要增加人員,大大超出人員編制,增加成本。
近幾年,風電的迅猛發展對電力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風電機組是按照無人值守,高度自動化,高可靠性原則設計的發電設備。因此,風電公司走專業化管理的道路已日趨重要。
3、風電運維的模式分析
目前我國風電場的運維方式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開發商自己獨立運維,如龍源電力集團的北京中能聯創風電技術公司、大唐集團的大唐新能源試驗研究院等。另一種是大的整機廠商下設的運維公司。金風科技、南高齒、明陽風電等都有自己專門做運營維護的子公司。第三種為獨立的第三方專業運維公司,在初期一般只負責某個領域的維護,如保定盛聯風電科技有限公司、東潤環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