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冬季為冷源,邊界層里常出現冷高壓,高原北部盛行西風,南部盛行東風;夏季相反,青藏高原為熱源,邊界層里多出現熱低壓,高原北部盛行東風,南部盛行偏西風。圖12青海北部地區主風能風向示意圖。

高原地區風向共同特點:
(1)風向高度集中,進行微觀選址設計時,應盡量加大平行于主風能風向間間距,適當減小垂直于主風能風向機組間間距,尤其單列機組;
(2)風向高度集中,風質量好,偏航控制策略損失小,綜合折減系數高。
五、風險因子
(一)冰凍
下圖13為云、貴、四川、青海等氣象基本站1971年-2000年年平均相對濕度分布圖,云南地區相對濕度范圍在60%-80%之間,滇南濕度大于滇北,這主要與西南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相關;貴州西部及四川中部濕度較大,相對濕度基本大于80%,四川西部相對濕度呈減小趨勢,范圍大概在50%-65%之間;青海省盆地地形相對濕度較小,一般小于30%,高原地帶相對濕度在50%-65%之間。

可見,云貴高原地區相對濕度大,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0%以上,尤其高原東部的貴州地區濕度基本在80%以上,易形成冰凍、凝露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