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形改變風切變規律,原則上山丘或山脊頂部風會加速,見圖9,圓形平緩山包地形下,風流附著地表層流,風速隨高度增加而增大,上下對流不明顯,湍流小;而陡峭地形下,背風側出現湍流區,湍流影響區域的范圍、大小、強度等取決于地形的坡度、彎度、地表粗糙度、風速等。
云貴高原地區,很好的驗證了上述理論結果,該地區湍流受地形、地貌、地表粗糙度影響大,表現不一,故在進行測風數據分析及機組設計排布時需慎重考慮以下幾點:
(1)測風塔的代表性問題,測風塔位置所體現的湍流、切變等特征能否代表整個風電場,是否存在特殊性或局限性;
(2)排布設計時應盡量避開背風坡區域,以降低湍流對機組載荷帶來的不利影響;
(3)植被豐富或較高樹木的區域,應考慮適當提高風電機組輪轂高度,增大葉尖離地距離,減少湍流影響。
青海地區日夜溫差大,大氣不穩定,易形成熱力對流,造成湍流日變化大,見圖10。

四、風向
云貴高原常年西南季風,西部風能資源好于東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氣候受青藏高原影響較大,冬季西風氣流遭阻擋,分為南北兩支,形成北脊南槽的環流形勢;夏季,西南季風向北推進時,受阻于青藏高原分為兩支,一支向西,另一支沿山脈走向,流向中國,擴大西南季風的影響范圍。故云貴地區風向高度集中在SW、WSW,非常利于風能資源的充分利用。圖11為云南地區主風能風向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