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一個用心體察生活細節的人,生活就會給她更多的回報。導購看到電話號碼有些不一樣,就聯想到手機的發展歷史,從而判斷使用這個號碼的人的不簡單,甚至把鄧小平的關于改革開放的精神都聯系起來了。看來,這個導購員也不簡單。這就是銷售的細節,很多的時候,一個細節就可以導致成交。可是,我們可以斷定,很多導購看到顧客留下電話號碼以后,極少有人去研究電話號碼的,而不少有身份的人的電話號碼是藏著很多信息和密碼的。比如,看到一個非常吉利的號碼,你一定可以借機贊美幾句,恭維一下,說不定又可以多成交一單生意。所以,牛總在電話里說,我喜歡用心工作的人。他自己是老板,而老板喜歡什么樣的員工,我們都很明白,就是用心工作的員工。突然發現一個導購員能做到這么細心、用心,顧客想不感動都難。
為什么我們的服務可以感動顧客,就是因為人們都喜歡那些熱心面對生活的人,那些積極的人,那些用心工作的人,那些勤奮敬業的人。所以,這種類型的導購員能得到更多的成交機會。
其實,導購員在請求顧客留下電話號碼的時候,應該請教顧客的貴姓。可鬼使神差,竟然忘了這一點。而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快速地成交。
但是如果當時導購問了顧客的貴姓,知道姓牛,那是不是不會成交呢?我想,憑著這個導購的用心和執著,還是一定會成交,不過不會那么富有戲劇性,不會給牛總那么個驚喜。那牛總還是可以得到另一種尊重。比如,導購員可以說,牛總,您一定要來,像您這么大的人物,如果不成為我的顧客,我會后悔一輩子的。那么牛總一定會問,什么大人物?然后,導購再如實說出,效果會是一樣的。所以,從導購流程上來講,我們還是要求導購員在留下顧客的電話的同時,留下顧客的姓名或者姓氏,這樣第二次來的時候,直接稱呼牛先生、牛大哥、牛總等等。
案例一開始,并沒有多談如何給顧客介紹產品。但是,當顧客說,明天再來的時候,導購做了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要求顧客留下電話。顧客說明天再來,這句話正像導購所說的一樣,具有雙重含義。明天可能來,也可能不來,即使來了,也不一定買你的。所以,導購迅速反應,留下號碼,開始跟蹤,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成交秘訣】
1.只要顧客沒有下定單,沒有購買,要盡可能留下顧客的電話和貴姓,并記住顧客的信息。
2.多留心顧客留下的任何信息,比如手機號碼、隨從人員、穿著打扮、音容笑貌,分析這些信息,說不定跳出一個令你驚喜的成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