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一個人成為廢柴的九大根源
2017-02-06
來源:成功秘訣
瀏覽數:1291
哈佛大學研究:一個人成為廢柴的九大根源
哈佛大學研究:一個人成為廢柴的九大根源
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實踐一次!華麗的跌倒,勝過無謂的徘徊!據哈佛大學研究:一個人沒出息一定有以下這九大根源。
一、猶豫不決
比魯莽更糟糕的是猶豫不決。
像墻頭草一樣搖擺不定的人,無論其他方面多么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總是容易被那些堅定地人擠到一邊。雷厲風行難免會犯錯,但比什么也不敢做強。懷特·黑德說:“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二、拖延
計劃很豐滿,執行很骨感。
很多時候拖延就是逃避問題和懶惰。
把橫在面前的困難放大,望而卻步,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找各種借口逃避:
“無聊的工作”、
“苛刻的老板”、
“我太忙”、
“隔一天在做也沒關系”……
隨之而來,我們會陷入“工作越來越無趣”,“人生越來越無聊”的泥潭中。
愈加懶惰,愈加消極,會掉入懊悔過去和幻想未來的陷阱中。
時間累積會產生更加強烈的負罪感和自我否定讓人越來越焦慮。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三、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于半途而廢。
"三分鐘熱度”的人不過是從來沒有體驗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后帶來的喜悅,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又充滿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惡勞。
“每一年伊始筆記本的前幾頁都寫滿了宏偉的計劃,后面幾乎都是空白……”
“購買了一本好書,可惜得是到現在都還沒開始讀……”
“下決心健身減肥,差不多在5天之后就放棄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心灰意冷地放棄計劃”的經歷。
四、害怕拒絕
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人際關系中感受到的“痛”,都和“感到被拒絕”有關。
有時這種拒絕是很顯然的,比如愛人突然的離去;或者被朋友背板和疏遠。
而有時這種拒絕也可以是很細微的,比如你給了對方一個微笑的眼神,對方卻移開了目光;或者你鼓起勇氣給對方發了一個條微信,對方卻過很久才簡短回復。
一個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專注目標成果導向的人;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人際交往做事情的時候,總關注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
所以,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越執念于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與小自尊心。
- 閱讀上文 >> 聯通與阿里云合作 建“卡號云”統一全國號碼
- 閱讀下文 >> 別人越來越牛逼,其實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