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華爾街之狼》里,小李子扮演了一個混蛋喬丹·貝爾福特:嗑藥、吸毒、濫交、詐騙、洗錢……
但同時他又極富個人魅力:對所有人都很大方;說話極具感染力,只要他一講故事,所有人都會笑;人人都愛他,就連一手把他關進監獄的 FBI 特工,也沒有辦法討厭他,在他出獄之后,還頻頻找他吃飯。
這部根據貝爾福特自傳改編的電影,基本上就是貝爾福特本人的真實寫照。而他自己也在電影中客串了一個角色,并且在片中毫不留情地調侃自己:雖然我這輩子遇到過不少混蛋,但是跟貝爾福特比起來,那些人都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貝爾福特的混蛋,首先當然是非法掙錢,畢竟私生活是自己的事,詐騙損害的可就是別人的利益,而他對金錢無底線的執著,源于從小的自卑情結。
貝爾福特從小個子就很矮,比同齡的男生、女生都矮,因此常常被人欺負、嘲笑,更別說會有女孩子看上他了。為了讓自己變得更高大,他還特意找過健身教練,當然結果并不如意——成年后的貝爾福特雖然很健壯,個子依然不高。
外形上的不如意,讓他轉而將希望寄托在錢財這些身外物上,他認為只要自己足夠有錢,同樣能成為「巨人」,得到足夠漂亮的妞。
貝爾福特向來是說干就干——愛錢的人很多,但大多數都僅止于做白日夢,貝爾福特不一樣,他具有超強的執行力,并且只要認準一件事情,就會全身心投入。
為了掙錢,他從小就去給別人家門口鏟雪,挨家挨戶去敲門,推銷自己;中學暑假,去海灘邊玩的時候,他發現買冰淇淋要過一條街,很不方便,于是就在海灘上搭個小棚子,現場賣冰淇淋,生意火爆。就是靠著這種生意頭腦和十二分的執行力,貝爾福特掙夠了自己的大學學費。
辛辛苦苦掙夠了學費,結果,上學的第一天他就退學了。貝爾福特大學選的是牙科,開學典禮當天,校長致辭說:牙科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你們是奔著掙錢而來,那么你們可能要失望了。
聽了這話的貝爾福特當場就炸了:什么?!你是說我來錯地方了?!好,那我走!
然后,他就真地就退學了。退學以后的貝爾福特,干起了銷售,賣冷凍食品。憑借著與生俱來的忽悠天分,巧舌如簧的他,很快就成了公司了業績最好的銷售員,遙遙領先于其他所有同事。
但是貝爾福特很快又意識到,賣冷凍食品這一行沒「錢」途,賣得再好,也只是小打小鬧。于是他把目光轉向了財富的代名詞、掘金者的天堂:華爾街。
考取了股票經紀人執照,正準備大展拳腳的貝爾福特,卻很不幸地遇上了戲劇性的一幕:就在他成為股票經紀人的第一天,1987 年 10 月 19 日,全球股市大崩盤,創下了自 1929 年股災以來最大幅度的下跌,史稱「黑色星期一」。而他就職的百年老字號羅斯柴爾德證券公司,在股災中倒閉了……
就這樣,貝爾福特的華爾街之夢,還沒開始,就迅速破碎了。在華爾街找不到工作的他,只能屈就,到一個小鄉下的一家「山寨」證券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但正是這份不起眼的小工作,讓貝爾福特找到了新的生財之道,也讓他走上了「詐騙」的不歸路。
這家「山寨」公司賣的股票叫做「仙股」:價格低廉,通常只要幾美分一股,但風險極高,投資基本就等于打水漂,血本無歸。
乍一聽到這種股票的時候,貝爾福特心想:哪個傻子會來花這種冤枉錢?!但是等他知道買賣這種股票的傭金高達 50% 的時候,他立馬決定什么都不管不顧了,二話不說,起手就干。要知道,那個時候華爾街買賣股票的傭金只有 1%。
貝爾福特福特將自己的銷售目標鎖定在那些沒錢卻幻想一夜致富的窮人身上,用他的話說「有錢人那么精明怎么可能上當」。再一次,憑借自己的忽悠天分,通過把垃圾股吹得天花亂墜——只有一個小車庫的破工廠,也能被他吹成大型軍工龍頭——貝爾福特輕輕松松地就成為銷售冠軍。
在這家公司工作期間,貝爾福特每月可以賺到 7 萬美金的傭金提成,而在他之前,賣掉 1 萬面值的股票,對于業務員來說就是天方夜譚了——當時的公司經理甚至對貝爾福特信誓旦旦,說「如果你能賣掉 1 萬,我愿意跪舔你」,結果上班的第一天,2 分鐘之內,貝爾福特就輕輕松松忽悠來了 4000 塊。
但是在美國,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賣給弱勢群體,屬于「詐騙」范疇,也就是說,貝爾福特干的是非法勾當。
在后來的一次采訪中,貝爾福特為自己辯解說,其實「我做的是風險投資,買入的大多是具有投資前景的公司,說它們表現不佳只是誤報和虛報」。他認為電影中所表現的他對于「仙股」的貪婪,只是人們對他的誤解。
當時的貝爾福特一點都不在乎是不是踩過界,他在乎的是:窮人就那么點錢,就算掏光了,還是掙不到大錢啊!而且他認為,會把錢投資到這種垃圾股上的人,根本就是不懂錢,所以還不如把錢放進他的口袋,讓他來正確地花錢。
貝爾福特的花錢觀就是要揮霍,花錢速度要超過你的掙錢速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督促你發揮潛力,掙更多錢。
所以他花錢從來不手軟,對自己很大方:買豪宅、飛機、游艇,結婚前的一個單身派對,就可以花掉 200 萬美金。他對身邊的人同樣出手闊綽:送給太太的結婚禮物是曾經屬于可可·香奈兒的巨型豪華游艇;第一天來公司面試的員工,希望得到工作后能先預支 5000 美金的工資,結果他二話不說就給對方開了一張 2.5 萬的支票。
他獨特的行事作風,也使得手下員工個個對他很忠心,所以后來當他們被 FBI 請去喝咖啡、要套貝爾福特的罪證時,他們個個守口如瓶——這些出現在電影中、傳奇如「純屬虛構」一般的故事情節,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跟蹤調查了貝爾福特好幾年的 FBI 特工,后來還是因為貝爾福特把非法收入轉移到瑞士的過程中出了差錯,才讓 FBI 找到機會,以「洗錢」的罪名逮捕他。
不滿于窮人口袋里那點小錢的貝爾福特,于是又把目標轉向了有錢人。雖然他曾經說過有錢人那么精明,不會上當,但事實證明,就連精明的有錢人,他也能夠忽悠。只不過要多點技巧。
首先,得學會包裝自己。
貝爾福特先是租下長島郊區的一個小車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Stratton Oakmon,然后把這個小作坊包裝成位于華爾街、歷史悠久、資金雄厚、值得客戶信賴的老字號。公司的創業傳奇,被他描繪得栩栩如生:創始人是登上美洲大陸的第一批英國移民,乘著五月花號破浪而來,在他們踏上的第一塊巖石普利茅斯巖上刻下了 Stratton Oakmont 這個名字。
有了閃亮的名片之后,還要有循序漸進、誘敵深入的銷售技巧。他會先向有錢人兜售柯達、迪士尼、IBM 這些藍籌股,在取得客戶信任之后,再把高利潤的仙股賣給他們,因為這些垃圾股才是他們真正掙錢的商品。
正是靠著這種「柯達銷售法」,Oakmont 公司迅速壯大,從車庫搬到窗明幾凈的大寫字樓,每月傭金凈盈利達到幾千萬。
貝爾福特特別喜歡招那些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年輕人,然后挖掘他們身上的狼性,他強大的語言煽動能力,很容易就能給這些白紙們洗腦,讓他們不顧一切往前沖:要么把東西賣出去,要么死。為了讓員工們時刻保持雞血,他每天會在公司進行兩次演講,激情澎湃,蠱惑性一流。
在 Oakmont,唯一重要的就是拼命掙錢,除此之外都不重要。Oakmont 的股票經紀人,如果工作 3 年后年薪還不能過百萬,那就是個笑柄。
貝爾福特有一句名言,「掙錢太容易了,真的,一點都不難。」只要夠有決心,夠專注。「如果你想要變得富有,就必須把所有可能讓你變得貧窮的想法抹去」,然后釋放自己的狼性,全力向前沖。千萬不要等到萬事俱備才開始,也不必強求把事情做到完美,重要的是開始,然后不斷努力去進步。
Oakmont 的員工掙錢多,壓力也大,所以貝爾福特每周五都會為他們減壓,舉行盛大的派對:提供吸不完的毒品和各個等級不同口味的妓女,窮奢極欲。
用貝爾福特自己的話形容,那時候的 Oakmont 就是「索多瑪和蛾摩拉」——圣經中描繪的罪惡之城。
當然,天網恢恢,河邊走太久的貝爾福特,最終沒能逃過法律的制裁。不過即使是坐牢,他也沒有停止掙錢,在獄中寫完自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輕輕松松拿到 200 萬美金的版稅。
出獄后的貝爾福特搖身一變,成了著名的演說家,世界各地到處飛,演講、授課,給大企業進行培訓,每小時出場費高達 15 萬美金。真的,對他來說,掙錢太容易了——不用踩過界,合法地掙大錢,也不難。
現在的貝爾福特,也覺得往事不堪回首,那個時候的他走得太遠,雖然賺到了很多錢,但是得到的越多,感覺越糟糕。所以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勸誡年輕人,無論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守住底線。一旦踩過界,許多邊界就會越來越模糊,直至滑向深淵。
其實像貝爾福特這樣,執行力一流,全身心的投入,打起十二分精神,沒有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根本不需要走邪門歪道,這也是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借鑒的:無與倫比的執行力和專注度,一旦下定決心,就不要左顧右盼,悔不當初。做了選擇,就努力讓自己的選擇變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