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董明珠出門在外時常不帶秘書,這樣的事情擱在一個8萬人女老總的身上,或許又是一件奇聞異事。董明珠給自己算了一筆賬,自己一年時間里有半年的時間都在外面,機票加上酒店吃住也要幾十萬的經費,帶秘書增加花銷不說,也沒太大必要,況且自己在商業江湖闖蕩二十多年,沒有什么可擔心的,獨來獨往已成習慣。
這樣一個特立獨行,又有些“摳門”的董明珠,卻在公司業績、產品更新上不斷帶來突破和驚喜。接手頭把交椅三年的時間里,董明珠執掌下的格力,連續三年營收均破千億大關,幾乎每年都以200億的速度在增長,2014年凈利潤就接近150億元,單電器方面產生的凈利潤就與第一名的海爾集團相差無幾,而在市場占有率上,格力就占據著半壁江山,目前所占領的市場份額約等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銷售總量。
但是,外面的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商業江湖也在斗轉星移的進行改變。格力“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似乎也到了需要適當做出調整的時候。為了反駁外界“格力已觸天花板”的質疑,以及完成自己在2018年2000億銷售額的大目標,董明珠已悄然在進行新的行棋布陣。
實業界的堂吉訶德
在公開場合,董明珠多次嗆聲互聯網思維。與雷軍的著名賭局,又給她貼上了實業界堂吉訶德的標簽。
然而,不斷宣稱互聯網“工具論”的董明珠,并不像外人猜測的那樣,對互聯網充滿不屑和排斥,相反,董明珠是一個非常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盡管與競爭對手相比,格力在互聯網+方面的動作慢了半拍,但董明珠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互聯網行業的風吹草動,尤其是電商領域。2014年11月,格力在天貓上首開旗艦店,雙十一當日旗艦店成交數量就超過3萬筆,銷售額輕松過億,在空調類家電銷售排名第一。事后,針對為何這么晚才啟動電商渠道的疑問,董明珠回應說:“不盲目跟進、不隨從,此前也一直在等待時機”。
首次觸網即獲成功,董明珠便意識到進軍電商的“最佳時間”已來臨,雙十一之后的12月1日,格力官方商城正式上線。未來,格力不僅要在線上賣電器,更要將電商平臺變成信息中轉站,消費者在線上商城下單,平臺再將信息轉給最近的經銷商,由后者負責提貨、送貨、安裝與售后等服務,實現實體店資源與電商平臺的完美對接。在董明珠看來,線上商城的搭建將逐步打開格力在O2O產業鏈上的布局。
智能家居正成為董明珠手頭的下一步大棋,而前不久“格力造”手機的推出則打響了頭炮。從家電入手,董明珠希望今后的家居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也許只要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遠程遙控家里的電器設備,手機還可以作為電器使用過程中的數據收集平臺,幫助用戶時刻關注家電運營狀況。不難想象,具有先天優勢的格力,依靠縝密布局,或許能在智能家居市場搶奪戰上贏得先機。
格力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多元化時代,對于來自新江湖(互聯網+)的挑戰,以及探索格力未來出路和走向,剛剛獲得連任的董明珠顯然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