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企業動態 > 巨額索賠、項目受阻、環保紅線!風電企業出海的“陷坑”如何規避?

巨額索賠、項目受阻、環保紅線!風電企業出海的“陷坑”如何規避?

2025-08-15 來源:能源法律觀察 瀏覽數:7

本文將結合行業現狀及本律師團隊近兩年陪同風電企業出海的實踐經驗,探討中國風電企業出海面臨的挑戰,并探索破局之道。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風電產業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風電企業在技術和市場競爭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國內市場相對飽和,新能源行業反內卷正在有效推進。近年來,我國風電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機遇背后隱藏著諸多痛點。本文將結合行業現狀及本律師團隊近兩年陪同風電企業出海的實踐經驗,探討中國風電企業出海面臨的挑戰,并探索破局之道。

來源:能源法律觀察

作者: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 能源與自然資源行業組 負責人 司軍艷

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 能源與自然資源行業組 組員 田思源

一、中國風電企業出海的機遇與背景

(一)全球風電市場潛力巨大

全球風電市場正以迅猛的態勢增長,歐洲、亞太、南美和非洲等地區都是潛力十足的 “藍海”。歐洲風電市場增長勢頭強勁,2024 年新增裝機容量達 16.4GW,其中歐盟27國新增 12.9GW,預計 2025-2030 年還將新增 187GW。亞太地區同樣不容小覷,沙特的 “2030 愿景” 計劃實現100-130GW 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風能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南美地區,巴西的海上風電裝機潛力超過 1200GW,預計到 2050 年開發 96GW。這些數據無不彰顯著全球風電市場的巨大潛力,為中國風電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

然而,機遇之地亦是風險與挑戰并存之地。尤其在歐洲等成熟市場,雖然需求旺盛,但競爭格局已高度集中,歐洲本土巨頭(如 Vestas, Siemens Gamesa, Orsted 等)憑借數十年的深耕,在品牌影響力、本地化運營、標準理解、政府及社區關系、融資渠道等方面構筑了難以撼動的先發優勢和競爭壁壘。中國企業的技術和成本優勢,需要跨越重重障礙才能真正轉化為市場份額。

(二)技術迭代與產業協同提升競爭力,但出海經驗短板顯著

中國風電技術不斷實現突破,大容量風機、智能控制系統以及海上風電的固定基礎、漂浮基礎等核心技術與工程能力,已躋身世界前列,顯著增強了我國風電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國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協作,形成了完整的協同體系,為出海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比如通過中歐浮式風電產業鏈協作機制等平臺,促進技術分享、聯合建設、規模應用和全球推廣,有助于實現資源共享和技術互補,提升中國風電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

然而,出海之路遠非簡單輸出技術產品那般坦蕩。對于復雜的國際項目規則、差異巨大的本土化要求(如本地成分要求)、嚴格的歐盟及其成員國外國補貼審查(Foreign Subsidies Regulation, FSR)及國家安全審查機制、繁復多變的環境與社會合規(ESG)標準、項目融資的結構性難題以及精細的屬地化運營管理等關鍵環節,中國風電企業普遍缺乏足夠的實戰經驗。這種經驗上的短板,已導致多家企業在高潛力市場遭遇了巨額損失與聲譽打擊,教訓慘痛,深刻揭示了對目標市場準入規則理解的深度、文件準備的精度及對當地特殊合規要求敏感性的缺失所帶來的巨大財務和法律風險。

二、中國風電企業出海的痛點

中國風電企業出海,絕非一蹴而就的簡單征程,而是一個涵蓋前期開發、中期建設運營到后期退出的完整流程,且在這一全流程的每個環節,都蘊藏著不容忽視的風險。這些痛點并非孤立存在,前期的法律合規疏漏可能為建設運營埋下隱患,而運營中的爭議處理不當又會加劇退出階段的風險,形成連鎖反應。為了更清晰地展現這些痛點的具體表現與影響,接下來將結合一個個真實案例,深入剖析各階段的核心問題,為破局找到精準的切入點。

(一)前期項目開發階段:準入與并購風險

東道國法律環境復雜

一則法國的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2011年,法國啟動海上風電項目招標,計劃投資10億歐元建設6GW風電設施。但由于招標機制缺乏技術與環境基礎研究,引發了多起訴訟。環保組織、地方居民、未中標企業及漁民團體紛紛起訴,指責招標過程不透明、環境影響評估不足等問題。這直接導致項目開工推遲至2022年,項目推進嚴重受阻。

這一案例深刻啟示我們,企業在出海時必須高度重視東道國的法律環境與市場環境,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確保項目合規推進。在項目前期,要充分評估法律風險,與當地政府、社區和利益相關方進行充分溝通,避免因法律問題導致項目延誤或失敗。

(二)建設運營階段:工程與運營爭議

1.跨境工程合規爭議

美國某公司與上海某公司的合同糾紛頗具代表性。上海某公司負責為美國某公司的北海海上風電項目制造單柱基礎(MP)和過渡段(TP),需滿足合同規格和25年使用要求。然而,貨物到港時發現焊接缺陷,美國某公司索賠返修成本,上海某公司則認為只要滿足承載需求即已履約。雙方在焊接標準、質量檢測流程等方面存在嚴重分歧,最終導致項目進度延誤,增加了雙方的經濟負擔。

這警示我們,跨境工程合同需明確使用環境、壽命、維護要求等定義,設定關鍵部件技術標準與檢驗流程,并預設缺陷返修責任劃分與補救機制,避免事后復雜爭議。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邀請專業律師參與,確保合同條款清晰、明確,避免因條款和技術標準模糊導致的法律糾紛。

2.運營階段的政策風險

當地國政策的突變往往讓企業措手不及。如2023年1月1日起,英國對海上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企業的超額利潤征收 45%“暴利稅”。這一政策主要針對少數大企業,需滿足銷售價格超75英鎊/兆瓦時、一定時期發電量超1萬兆瓦時、超額利潤超1000萬英鎊等條件。此外,2023 年挪威某公司獲得拜登政府批準的風電場項目,預計2027 年投入運營。但2025年1月特朗普上臺后,下令審查海上風電許可和租賃,指責前任政府審批倉促,該公司目前正積極與美國政府交涉,前景不明朗。

因此,出海企業必須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趨勢,提前規劃,確保合同設計合理,明確執行路徑,降低風險。在項目前期,充分評估目標市場的政策穩定性,分析政策潛在變化的可能,新出海企業應當與當地政府和其他出海的能源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政策變化,調整項目策略。

3.環保與ESG合規

法國盧納斯小鎮某風電場因致鳥類和蝙蝠死亡引發爭議,2021 年被法院下令拆除項目。開發商上訴,但 2023 年上訴法院維持原判,要求 2024 年中前拆除,否則每日罰款 3000 歐元。該風電場在建設初期未充分評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導致項目運營后遭到環保組織和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最終給開發商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一案例提醒出海的能源企業,必須重視當地生態保護立法與ESG合規,完善環境評估,推動清潔能源與生態平衡發展。在項目前期,應進行充分的環境影響評估,采取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確保項目符合當地環保要求,并需精準測算相關生態保護措施和ESG合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同時,與環保組織和當地社區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三)退出階段:退出與爭議解決風險

美國某公司在波蘭投資建設風電項目,并與波蘭國營能源公司簽訂長期購電合約。然而,后來波蘭國營公司意圖解除長期購電合同,啟動清算程序,同時處置了項目重要資產。該美國公司起訴后,在波蘭法院勝訴,但對方拒絕執行判決。無奈之下,美國公司依據美波雙邊投資條約向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提起國際仲裁,索賠約7億美元。

這充分展示了出海的風電企業在退出階段可能面臨的復雜政治環境和法律問題及爭議解決風險。企業在退出階段必須提前規劃,確保合同設計合理,明確執行路徑,降低風險。特別是在簽訂長期合同或涉及重大資產交易時,應充分考慮退出機制和爭議解決條款,確保在項目結束時能夠順利收回投資并解決潛在的法律糾紛。

三、破局之道:法律護航與創新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風電企業出海需要構建全面的法律護航體系,同時通過創新合作商業模式提升競爭力,發揮生態鏈一起出海的優勢,實現產業協同出海的可持續發展。以下是具體的破局策略:

(一)構建全球化合規體系與優化合同管理

企業應設立 “國際合規中心”,整合各類合規要求,如 FCPA、EAR、GDPR、ESG、供應鏈等,并建立目標市場的法律、政策、文化禁忌數據庫。同時,注重合同條款的明確性和精細化,特別是針對 EPC/BOO 等項目模式,設計包括政策變更、主權豁免等在內的風險分擔條款。推廣 DAB 機制,試點 “調解 + 仲裁” 組合模式,強化國際仲裁研究與中方主導力,確保在爭議發生時能夠高效解決。

(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標準協同

在全球化競爭中,中國風電企業出海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標準協同。企業應積極進行海外專利布局,覆蓋歐美及新興市場,提前鎖定技術優勢,防范侵權風險。同時,警惕NPE風險,建立預警機制,通過無效宣告、和解或交叉許可等方式應對侵權訴訟。此外,企業要推動風電產品與標準的國際認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將中國技術融入國際體系。通過獲取IEC、ISO等權威認證,確保產品符合國際要求,增強市場信任度。這不僅能提升中國風電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更是產業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

(三)創新金融與投融資模式,延伸服務價值

企業應與東道國開發銀行、主權基金等合作,拓展本地融資渠道,降低融資與政治風險。利用 “一帶一路” 基金、金磚開發銀行等多邊合作機制,組合多方資源,實現 “混合融資”。同時,制定參考 FIDIC 但適配風電行業的 O&M 合同范本,明確數據權屬、傳輸合規路徑、商業化收益機制,為智能化服務賦能。

(四)強化 ESG 與綠色供應鏈合規,推動本地化管理

企業應建立符合國際標準又適配中國企業的 ESG 評級體系,分析 CBAM 等機制影響,提前優化本地減排路徑和合規策略。重視頂級律所合作和本地法務人才培養,打造高質量本地法律團隊,確保企業在 ESG 和綠色供應鏈方面的合規運營。同時,合同中引入有約束力的社區共建機制,納入用工、分紅等條款,提升社會認可度。

(五)推動政策與產業協同,建立行業平臺

企業應積極參與行業協同平臺建設,整合企業、律所、研究機構,共享經驗與模板。總結實踐經驗,發布行業白皮書,開發新型出口信貸保險,便利利潤匯回與跨境結算。同時,呼吁升級投資保護協定(BIT),加入再生能源條款、涵蓋知識產權,保障中國企業境外利益。

四、結 語

中國風電企業出海之路充滿機遇與挑戰。在全球風電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產業協同能力,具備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然而,復雜的法律環境、政策風險、環保要求以及工程爭議等問題,都需要企業提前規劃,構建完善的法律合規體系。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優化金融支持、強化本地化管理,以促進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走得更遠、更穩,為中國風電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書寫精彩篇章。

筆者作為新能源專業律師團隊,曾針對風電、光伏、綜合能源、儲能等項目投融資并購、爭議解決、政策解讀、痛點難點、發展前景等發表了多篇專業文章,參與服務過超過百起投融資并購項目,代理多起疑難訴訟或仲裁案件,同時提供包括對項目開發、建設施工、投融資并購、綠電交易、碳資產開發、ESG與綠色金融等全流程全領域法律服務。期待能夠為新能源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合規及法律服務,歡迎新能源企業與我們就上述問題交流與探討。


標簽:

風電
閱讀上文 >> 總投資超80億!華潤電力簽約清潔能源基地項目
閱讀下文 >> 國家電投1GW海上風電項目獲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biz8848.com/news/show.php?itemid=80925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国产乱理伦片| 成品网站nike源码1688免费| 八木梓纱老师三天两夜|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娇妻第一次被多p|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日日夜夜嗷嗷叫|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看黄色片子|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和阿同居的日子hd中字|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你懂的在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91香蕉在线视频| 图片区日韩欧美亚洲|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女人与禽交视频免费看| www.成人在线|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少妇无码太爽了视频在线播放| 两个小姨子完整版|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丰满肥臀风间由美系列|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